篇子|乡村观教 | “双减“之下,不妨让作业更有弹性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 。 作为全国教育高地的首都北京 , 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是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所在 。 近年来 , 北京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村教育内涵式发展 , 成效显著 。 本报特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教一处、北京市教育学会农 村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发掘北京经验 提振乡村教育”专题报道 , 展示北京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新进展新成果新风貌 , 讲好北京农村教育故事 , 传递首都教育声音 。


篇子|乡村观教 | “双减“之下,不妨让作业更有弹性
文章图片

0 1
抓住作业就抓住学生了吗
新学期 , 见到新一届学生 , 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为了打好基础 , 提高成绩 , 我认真备课、上课、布置作业 , 且精心批改、及时反馈 , 自认为抓住了学生 , 然而开学第二周的作业收取情况 , 却让我大吃一惊 。
周一早晨 , 课代表只抱来了十几本作业和二十几张卷子 。 我很生气 , 好不容易出的题竟然没有市场 , 学生不买账、不领情 , 心里的滋味就别提了:“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们!”
上课时 , 我不露声色 。 下了课 , 便把没交作业的半个班学生统统叫到办公室 , 挨个“审问” , 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一个答:“老师 , 这个周末各科篇子一共发了二十多张 , 我不能光写英语一科啊?”还有的说:“我昨天写到夜里一点多 , 也没做完啊……”
自觉具备多年经验、自信很了解学生的我 , 此时不知该说什么 , 还收不收作业呢?
回到家里 , 我翻来覆去 , 左思右想:学生说得也有一定道理 , 我怎么就没站在学生的一方考虑问题呢?究其缘由 , 还是自己禁锢在保守传统的旧框框里 , 啥事都自以为是 , 总认为教师要求什么 , 学生就得服从什么;以为抓住了作业 , 就抓住了学生;总觉得自己拥有作业决定权 , 居高临下 , 学生别无选择;总觉得多年来教师留作业天经地义 , 学生必须完成 。 其实这些都未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 学生在老师指令下被动地接受 , 机械地应付 , 少有自己的思想 , 更谈不上创造性 。 这样的作业意义何在?
诚然 , 留作业是教师的权利 。 然而 , 教师布置作业时却忽略了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 , 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 大部分学生为什么没完成作业?我反思 , 原因之一就是目前作业太多 , 学生难以招架;为什么收不齐?因为学生年龄、智力、兴趣爱好都有差异 。 “一刀切”的作业造成弱生有畏难心理,只得抄袭应付 , 甚至有的干脆不交 。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 , 需要心灵的关爱呵护以及真正的理解尊重 , 而非强制、规定…… ,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的缺陷都会造成一定危害 , 尤其在当下 , 面对学生 , 更需要我们蹲下身来倾听 , 不能凭主观臆断 。
0 2
做你喜欢做的作业 , 做你真正需要做的作业
对于看似小小的作业环节 , 教师要特别慎重 , 要让作业有“弹性” , 要考虑到学生意愿和身心发展规律 。 新高考下的选课走班制 , 就是遵从学生兴趣 , 满足学生需求 。 我能不能也尝试一下作业超市:布置循环作业或者小组作业;今天做不完可以明天做;一个人不会做 , 小组其他人一起帮忙;作业分成几类 , 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决定等等不同的作业模式 。
想到这儿 , 我不再迷惘 , 开始深入学生之中调查、摸索打听 , 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的尝试 , 比如我会对学生说:“今天作业有三项 , 可任选一项 , ”或者“可两人合作完成” 。 有时我会列出一个书单 , 让学生去图书馆任意选一本 , 回来告诉我书名 , 讲清选择理由 , 作文加分”;有时干脆就说:“今天没有特定作业 , 画个思维导图 , 完成后班级展览”;有时英语课学生上的很嗨 , 表现特别让人满意 , 我便趁热打铁说:“今天作业我不强求 , 你们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 自愿上报 , 期末加分” 。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老师 , 我抄几遍单词给您……”“我想做课前英语值日……”“可不可以网上下载?”“我明天上您办公室背书去吧 。 ”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话 , 远远超过老师权威性的命令 。 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 激发了学生参与的能动性 ,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 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一种质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