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致所有处于困境中的研究生们: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二 )


2020年9月 ,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一位女博士 , 在寝室内烧炭自杀;
2020年9月19日晚10点左右 ,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一位女博士 , 从19栋跳楼自杀;
……
据不完全统计 , 自2020年5月至12月 , 仅网上公开的信息 , 就有51位中国高校学生自杀 。
与此同时 , 近年来 , 中国留学生自杀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2015年1月 , 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6年1月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的研究生张某疑跳崖自杀 , 半年后警方才找到她的尸体;
2017年3月 , 密歇根大学在读博士荣欣跳机自杀 , 据悉 , 荣欣国内毕业于清华大学 , 原计划于2017年毕业;
2017年6月18日 , 刚刚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留学生赵义宁在科罗拉多大桥跳海自尽;
……
由此可见 , 对研究生群体来说 , 自杀并不是个例 , 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不良趋势 。
有一位知乎网友曾说:“自杀是会传染的!”
为什么这样讲?
他说 , 他们学校的一个校区 , 在短短一个月之间就有5人跳楼 。 大家心理压力都特别大 , 论文都写不出来 , 工作也都找不到 。
但不知不觉间 , 原本没有胆量自杀的学生 , 经这样一传染 , 就仿佛带了一个头 , 停不下来了 。 话还没说完几天 , 院里又一个男生跳楼了……
国内曾对高校学生自杀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 结果表明:
从年龄上讲 , 自杀是15~34岁人群最主要的死因 。 在学生群体中 , 年龄大于25岁的学生 , 比年龄小于25岁的学生的自杀率要明显高;在大学生群体中 , 20~24岁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自杀人数最多 。
从性格上讲 , 自杀意念在情绪稳定性比较差 , 具有高怀疑性、忧虑性与紧张性的性格特征的学生更容易出现 。
从性别上讲 , 女研究生的自杀率比男研究生高 。
从年级上讲 , 年级越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越高 , 这可能与年级越高面临的毕业、就业的现实压力越大相关 。
而另一项小型研究的调查结果更令人感到胆寒:有7.3%的研究生调查对象曾想过自杀;有2.3%正在计划自杀!!!
其实 , 自杀并不是中国学生才有 , 外国学生同样如此 。
据统计 , 美国大学平均每年约有1100名本科生自杀 。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杂志《职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曾经做过调查 , 在四年制大学中 , 有6%的在读本科生和4%的在读研究生“曾考虑过自杀” 。
02 研究生为什么想哭?
或许有人认为:只有失意的研究生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事实上 , 选择自杀的研究生 , 很多都是被“学霸光环”所笼罩 , 他们很多是保研、直博到985名校甚至国外高校 , 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
在别人的眼中 , 他们的未来或许比很多人要好过的多 , 为什么这么想不开?这肯定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
2018年10月跳入钱塘江的浙大化工博士侯某 , 在他最后的朋友圈里 , 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 , 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 , 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 。 不想再假装 , 也不愿再撒谎 , 只想做我自己而已 , 是真的难 。
……
所以单纯就是有那么点累了 , 所以就算了 。 走啦各位 , 勿念 。 此生缘尽 , 只愿没有来生 。 ”

对这个世界该有多失望 , 才会令他说出那句:“此生缘尽 , 只愿没有来生”啊?
读研读博的压力之大 , 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 在知乎上 , 关于“XX大学有没有一个能哭的地方”的问题和回答非常之多 。

为什么想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