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家庭作业”怎么办?这份解决方案让家长和老师不再焦虑


作业|“家庭作业”怎么办?这份解决方案让家长和老师不再焦虑
文章图片

“双减”背景下 , 一些教师与父母对“家庭作业”产生了焦虑 。 问题集中在家庭作业的设计、布置、评价等方面 。 甚至有人认为:应彻底废除家庭作业 , 模仿他国不留家庭作业的做法 。 其实 , 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大家没有弄明白“家庭作业是什么”、“家庭作业如何设计”、 “家庭作业怎样布置”等问题 。
第一问题:家庭作业是什么?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 , 作业分为三类:(1)阅读作业 , 包括为预习或复习而阅读教科书 , 及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 阅读参考书等 。 (2)口头和书面作业 , 包括熟读、背诵、复述、书面回答问题、演算习题、绘制图表、作文以及其他创造性作业等 。 (3)实际活动作业 , 包括实习、实验、观察、测量和制作标本模型等[1] 。
可见 ,作业并非都是刷题 , 可以是形式多样的活动 , 也可以如克伯屈说的“以主题或项目为中心进行设计 , 打破单科教学体系” , 实行以项目为中心 , 统整学习活动的作业设计 。
美国学者洛林·W ·安德生所著的《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一书中 , 对作业有如下描述:学习任务大部分是由教师分配的 , 所以每项任务通常被称为“作业”(assignment) 。 我们更喜欢“任务”(task) 这个术语 , 因为任务的概念赋予了指定活动的目的 [2] 。 基于他的研究 ,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等式”:
任务=布置的作业+特定的目的
对于学生来说 , “任务”经常是指要为问题提供答案——“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所以 , 作业从诞生起就携带着“答案呈现”的目的 。 同时 , 完成作业还会带来意外的惊喜——产生多个结果 , 实现不同的目的 。

作业|“家庭作业”怎么办?这份解决方案让家长和老师不再焦虑
文章图片

安德生举例说:假设向学生出示了一幅人体肌肉系统图解 , 并要求学生标示出每一块肌肉 。 那么 , 这项任务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是为了通过一些考试吗?还是为了完成骨科医师的实习任务?抑或为了其他目的?虽然只有一个作业 , 但融合了多个目的 。
在英国学者格里·切尔尼亚夫斯基教授与沃伦·基德博士合作的《作业设计300妙招》中 , 将家庭作业做了学术化的界定——导向学习的评估的基本工具[3] 。 这样的界定 , 如同对“家庭作业”进行透视 , 作业的属性更加清晰:
1.布置家庭作业的重要意图是“导向学习” 。 这是作业布置与完成的总目标 , 即无论作业如何形式多样 , 充满梦幻 , 完成过程饱含着多少创意 , 激发多少的好奇心 , 其 最终的归宿都指向学习 , 都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的路径上 。 这样的导向 , 让作业更具备课程的属性 , 让作业完成更具价值 。
2.作业的设计与执行 , 就是一种“评估” 。 无论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如何 , 都不再成为教师对其进行指责、批评的凭据 , 而是 学生学习情况直观反馈与评估的佐证 。 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状态 , 就是最真实学情 。 这是极具“表现性”的——在生活环境中展开 , 运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或积极创新 。 因此 , 家庭作业的评估功能 , 能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 能测量出学生解决问题与实践探索的综合能力 。
“导向学习的评估”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 且评估可以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 , 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知道他们需要学习什么 。 作业作为“导向学习的评估”则侧重于在初步学习之后 , 教师和学生一起了解、考量“核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