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者|申请文书精选| 出自普林斯顿录取者

【留美学子】第2487期
8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 望 星 空 · 脚 踏 实 地
【陈屹视线】首语
都说美国大学申请文书极其重要 , 这里无需再次赘述文书的重要性!
本人曾经阅读过数百篇文书 , 遗憾的是 , 大部分内容都不过关 , 为什么?
除去写作技巧和文法问题之外 , 许多文书无法能给一个对你陌生的读者留下印象 , 更简单的来说 , 就是内容不走心 。
这里选登两篇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的2篇文书 , 这些作品 , 几年前我就读过 , 这次两位作者的母亲发给我 , 再读起 , 还是眼睛一亮 , 还是令人意犹未尽 , 还是在心中荡起阵阵的涟漪 。
不能说 , 因为好文书把申请人带进梦想的大学;但是 , 坏文书 , 绝对让申请人与自己梦想的大学绝缘!
普林斯顿大学外景
两位作者是姐妹 ,
她们都毕业于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这是小女儿申请普林斯顿大学时写的一篇论文:
我就是我 ,
一个用宇宙都不能交换的我
四年级的时候 , 我向小镇的地方报纸投了一小段作文 , 写的是刘翔 。 主要是我的父母因为他在男子田径项目里为中国赢得了第一块金牌而非常地兴奋 。 老师改写了我的作文 , 然后还给了我 。 结果文章从为中国运动员叫好 , 变成了为美国人的失败而惋惜 。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双重文化带来的困惑 。
当我的父母走下飞机踏进他们今后在美国的家时 , 他们并没有把中国的传统像遗忘一件行李一样留在身后 , 而是把它带到了美国 , 而且还传给了我 , 他们的一个孩子 。
我长大了 , 沉浸在美国文化中 , 而且我认为我是美国人 。 作为一个两种文化的产品 , 而不是一个混合物 , 它们在我身上已经很难分离 , 我现在仍然不知道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 ,哪一个国家应当是我的根 。
很多时候双文化被认为是缺陷 , 一种因身份认同而倍感困惑的生活 , 但是我认为它带给我更多的是祝福 。 我认为我是一个具有美国标准的美国人 , 却在中国人的家庭里以中国的方式养育长大 。 两种文化的结合丰富了彼此 , 使得在两种文化中长大的我大获好处 。

录取者|申请文书精选| 出自普林斯顿录取者
文章图片

小学时 , 参加统一考试 , 我们总是被要求想一个题目给校长写一封信。 在那么小的年龄 , 美国就在教育孩子怎样保持独立的观点 。 美国教育系统最看重的是传授给学生独立的思想 。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 , 独立思考和挑战常规是两个非常美国的思想方式 。 在另一面 , 我的中国传统教给了我不同的价值 。
甚至在我刚刚一年级的时候 , 我的父母就要求我要刻苦和勤勉 , 这两个被他们的祖国所看重的传统 。 我虽然很喜欢坐下来享受自己快乐的自由时间 , 但是我很感激一点点的努力和坚持在我遇到很难的课程和很多工作时 , 为我带来的结果 。
最后 ,在我忙碌的十一年级 , 为了在三个月内完成24幅作品 , 并不是创造性的思想帮助我在无数的重要考试中挺过了每个周末连续两天 , 每天六个小时的绘画 。 而是勤奋和“必须完成”的态度 , 帮助我完成了那些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会累死我的工作 。
即使把它们分开 , 这两种文化都有各自好的地方 。 而它们的结合-中国式的毅力和美国式的创造性思维-才是最有效的 。 确实 , 我会遇到双重文化的困惑 , 但是如果仅仅接受了其中任何一方的影响 , 我都不会是今天的我 , 一个用宇宙都不会交换的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