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双减”之下,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教育?( 二 )


“比如我们把紫禁城里的彩画做成探究手册 , 让孩子们去观察寻找彩画当中的规律 , 包括图片、颜色的差别 , 以及什么样的彩画会出现在什么区域 , 通过问题引领 , 让孩子们以科学探究的方法去了解历史文化知识 。 ”果美侠举例 , “又比如 , 紫禁城的山石很多 , 我们的课程可以引导孩子去了解不同的假山都使用了什么不同石材 , 这些石材是从什么地理区域运过来的 , 高矮设计背后有什么讲究 。 ”
她表示 , 这些课程以历史文物藏品为依托 , 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比如说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演绎、分类、实验、联想、辩证思维等综合的能力 。
北京自然博物馆也做了一些将博物馆资源转化成科学课程活动的尝试 。
“相关课程活动可借鉴学校的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 , 如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 设计活动时可尽量围绕课程标准中的重点知识点来设计 。 ”赵洪涛谈及课程活动设计时分享道 。
【文化|“双减”之下,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教育?】在赵洪涛看来 , 在“双减”政策之前 , 国家就出台了很多推动博物馆教育跟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政策 。 “双减”政策出来之后 , 这些举措又被往前推了一步 , 对博物馆来说 , 要做的是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 针对不同的受众 , 设计实施系统、多元、规范的教育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