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崔允漷:评价是教育最后的堡垒,中国人好评但不会评( 四 )


所以 , 要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礼貌行车 , 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过程数据 。 什么叫过程数据?我们提前告诉驾驶员 , 现在要采集数据 , 每辆车都安装行车记录仪 , 过两周或者两个月把采集到的数据交给人工智能去计算 , 最后得出驾驶员在礼貌行车上的等级水平 。
5G、云储存、AI三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 让获取过程数据完全成为可能 。 这样 , 对品格、道德的评价 , 能通过过程数据解决 , 从而解决“有分无德”的问题 。
2014年的高考新政提出“两依据一参考” , 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人才选拔的参考 。
七年过去了 , 实现参考了吗?为什么做不到参考呢?
北京中学、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 , 不同的学校考试方式不一样 , 数据也不一样 , 不可比的数据就成不了证据 。 而成不了证据的数据其实就是一堆乱码 。
证据来自哪里?来自大数据 , 这就是e评价 。
当每一个学生高中三年上课和做作业 , 都有技术采集的数据 , 其实某种程度上 , 高考都可以取消 , 只要分析数据就行 。 当然 , 在目前还只是一种设想 , 但我们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探索 。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个人的数据库 , 而且这些数据是可比的 。 到那时候 , 高考就是分析一下数据 , 结合学生的兴趣 , 匹配学校和专业 。
最后我想讲 ,评价是教育专业化最后的堡垒 , 中国人好评 , 但是不会评 , 不专业 , 不重证据 , 不重逻辑 。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 , 首先需要创新评价 , 如果评价没有创新 , 评价方式、评价目标、评价技术没有创新 , 那创新人才培养又是一句口号 。
? 未来学校如何办?这所学校从评价中找到源头活水的力量
? 避免学生“假装学习” , 从设计一张评价表开始
? 中小学校“破五唯” ,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解决了什么问题?
作者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来源| 中小学老师参考
责编| 三石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 ,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 , 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