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走向教育故事的更深处( 三 )


通常 , 我比较习惯用四步法来进行反思:判断——我(他)做得对吗?探索——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追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方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不会的同学请举手》 , 讲的是一位名师在课堂上故意忽视“举手表示不会”的一个学生 , 得出“全班同学都会了”的结论 。 在故事讲述之后 , 我进行了如下追问:他这样做对吗?不对!“忽视举手同学”这件事本质是什么?追求虚假的课堂繁荣 。 怎么做可能会更好?杜绝表演型课堂 。 我的行动方案是什么?常态课堂的五个核心要素 。 你看 , 从一个学生举手被忽视的细微小事中 , 通过反思这一利器的挖掘 , 竟然提出了从“表演课”到“常态课”的行动路径 , 这就让具体事件的意义得以放大和存留 。
教育叙事 , 不仅仅是讲故事
中国教师报:作为编辑 , 我们每天都能收到许多读者投稿 , 未被录用的稿件往往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 比如通篇流水账式叙事;文章有多个案例 , 但案例之间没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 甚至文不对题……重要的是 , 许多作者并不是写作新手 , 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王维审:我觉得上面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两个话题 。
先说写作能力 。 教育叙事是讲故事 , 但不仅仅是讲故事 。 我们写出一个故事的目的 , 是希望借助这个故事来发现更多的教育意义 , 从故事到意义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逻辑表达和写作能力 。 在长期的教育叙事写作中 , 我提炼出自己的叙事模型——三段式教育叙事 , 即“故事+反思+主张” , 这既是一种逻辑表达路径 , 也是我个人写作的基本模式 。 在“三段式”教育叙事模式中 , 第一步是写故事 , 基本要求是开篇简明扼要、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深刻;第二步是基于故事进行反思 , 基本要求是从具体的事件中反思出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第三步是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 , 就是对反思出来的教育现象进行建设性剖析、论证 , 从而提出自己就这一现象给出的理解、主张或方案 。 前面的流水账、多案例紊乱等问题 , 完全可以通过这一模式的训练得以解决 。
再说写作习惯 。 有的教师写一年半载就可以拿出成熟的作品 , 有的教师写了三年五年依然摸不到写作的要领 , 其原因在于没有养成“刻意写作”的习惯 。 三五年依然写不出好文章的老师 , 大多是随性写作的人 , 不谋篇布局、不规划建构 , 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
一个坚持刻意写作的老师 , 他的内心一定有一个好文章的标准和范本 , 会通过对“写好每一篇文章”意念的坚守 , 在不断修正和推倒重来中慢慢走向“好文章” 。 叙事者团队的张志刚老师在刚刚开始写教育叙事时 , 曾经采用先背诵优秀范文 , 间隔一段时间再复写的办法 , 从而让自己的写作能力迅速得以提高 。 他的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背诵之后不是马上进行复写 , 而是间隔一段时间 。 这样一来 , 文章的具体细节就被过滤掉了 , 只留下范文的骨架和精彩之处 , 他所做的就是在“骨头上贴肉”的事情 。 本质上 , 他是在内心里不断引进优秀文章 , 不断为自己树立值得追求的境界 。
中国教师报:故事除了作为教师反思性写作的资源以外 , 还能为教育带来怎样的价值 , 您在这些方面有没有进行过探索?
王维审:我把20多年的“故事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写故事 。 借助教育叙事写作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 , 自1997年开始 , 始终坚持、从未间断;二是用故事 。 自2003年开始探索将故事柔软的、天然的说服性植入到教育实践中 , 积极探索故事型班会、家长会、晨会等德育活动以及故事型学科课堂;三是研故事 。 自2013年开始 , 我通过三项省规划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叙事教育”的核心理念 , 开发了叙事教育系列课程 , 将故事作为个人的主要研究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