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本科生导师制,真的来了!( 二 )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可知 , 自20世纪90年代后 ,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 而随着我国高校本科生规模的扩大 , 对本科生教育质量也愈发重视 。
要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 , 师生间的交流是一大关键 。 早在2013年麦可思发布的调查数据中便提到:本科生中超三成的学生与任课教师一年都不联系 , 仅36%的学生与教师每月都保持联系 。 而在近年麦可思发布的数据再次显示 , 2018届大学毕业生中有54%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或“每月至少一次”课下交流 , 其中 , 本科毕业生中有25%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课下交流 , 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37%) , 师生交流频率依旧不高 。

指导|本科生导师制,真的来了!
文章图片

图源:麦可思研究
引进本科生导师制 , 利好之一在于加强学生与导师的交流 , 通过导师向学生传授学习和科研方法 , 能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研究能力;另一方面 , 也能促进高校教师回归教学 , 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与科研精神教育的影响 , 重视立德树人的教师本职 。
那么 , 引进来的本科生导师制 , 真的适应我国高校“土壤”了吗?
橘生淮北 , 水土不服
或许由于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短 , 本科生导师制仍处于初级阶段 , 并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显露出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 。
对于这一制度 , 高校普遍都存在师生比不合理的问题 , 导师资源的匮乏 , 一位教师需要带20-30名学生 。 此外 , 大部分导师还得兼顾本身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若在物质激励上再无法保证 , 那么导师本身的积极性极可能大打折扣 , 依托本科生导师制下对学生培养的“质” , 则又变得极具挑战 。 一旦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 , 学生只是单方面地接受信息 , 教师一味灌输 , 这一制度则注定流于形式 , 导致这一制度最终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的初心相悖 。
在一项针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调查中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吴雅琴发现 , 在收集的学生样本数据中 , 有近30%的数据显示导师制流于形式 , 有近5%的样本显示没有必要实施导师制 。
有些高校的导师制考核浮于表面 , 如学生反馈的“学校采用强制性的每月见面‘签字’” , 或师生互评“走过场” 。 导师对本科生的敷衍 , 也难免引来学生的“吐槽”:“导师表是个神奇的存在 , 每两周交导师表 , 并和综测挂钩 , 有一种被逼着去见导师求他签字的感觉” 。

指导|本科生导师制,真的来了!
文章图片

截图自文章《本科生也有导师了!》
但是一味将问题归于导师也有失偏颇 。 许多高校为本科生配备的导师有青年教师 , 也有院士“大牛” 。 不少导师兼顾多方责任 , 既要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 也承担着部分科研任务 , 身负重担 , 精力有限 。 加上一些高校对导师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 仅将其工作加入晋升考核的一环 , 将极其打击导师的积极性 。
而且 , 正如渤海大学教务处一位教师所说“有些大学生不愿在学校老师面前袒露自己的困境” 。 本科生导师制本就是由双方为主体而构成的制度 , 即便导师再繁忙 , 但学生积极主动 , 导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实现“双向奔赴” , 推动本科生导师制的“落地扎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