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把握课后教育的功能定位

“双减”政策落地后 , 各地学校课后服务普遍延长两小时以上 。 这个时段的活动安排 , 除了作业辅导外 , 有的学校安排学生自习 , 有的安排自由阅读 , 有的安排体育和劳动 , 有的引入技能类项目 , 等等 。 课后教育到底怎么定位?应该承载哪些功能?如何优化供给结构?
课后教育是完整教育链条的组成部分 , 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立功能 , 直接影响我国10—20年的人才结构、规格和质量 。 目前“双减”催生的这场大规模课后教育变革 , 需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学习原理和国内外经验 , 给予科学系统指导 , 实现高质量重构 。
完整的教育由三个板块组成 , 课后教育承载其一 , 具有独立功能 。 从科学、整体和系统视角分析 , 自18世纪现代学校产生以来 , 教育功能被分为三方面:一是书本知识传授 , 主要由课内完成;二是实践知识习得 , 主要由校外完成;三是从书本到实践之间发挥联通、融合和再加工作用的知识(可称其为“整合知识”)的学习 , 主要由课后完成 。 课内教育、课后教育和校外教育都做到位 , 才是完整的教育链条 。
在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活动上 , 普遍存在知识与实践割裂的问题 , 而且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偏向 , 认为中小学生主要是向书本学 , 将来进入职场再实践不迟 。 事实已经证明 , 这样长期割裂的做法多是“鸡飞蛋打” , 知识和实践两方面都学不透 。 实践教育滞后造成的人才创造力不足 , 是制约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
课后教育功能的缺失和错位 , 将导致全链条梗阻 。 首先 , 从基础教育功能看 , 课后教育向前承接课内知识输入 , 向后联通校外实践输出 , 发挥着重要的联结作用 。 其次 , 从人的成长规律看 , 课后教育的整合 , 是从课内“知道”到校外“创建”的中间环节 , 创建之前要学会如何做 , 达到“会做”程度 , 形成“知道—会做—创建”完整通路 , 缺少“会做”这一环节 , 很难跨越到“创建”水平 。 再其次 , 从社会发展需求看 , 各类人才进入社会之前 , 既要完成底层知识积累 , 构建起良好开放的知识结构 , 又要学会做事 , 能够处理解决终身学习和基本生活的问题 , 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历 , 完成基本的社会化教育 , 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 基础教育时长12年 , 如果缺少课后的“知行整合” , 把这些都推后到职场 , 那样不但浪费更大 , 而且很难达到高水准的“知行合一” 。
我国2001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旨在重点解决学生创新、实践和责任能力不足等问题 , 除了课程内容体系、教与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改革外 , 还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门课程 。 实践证明 , 知识学习和应用实践的割裂仍难弥合 , 知行合一的底层逻辑仍难建构 。 北京市先后进行了每周半天校外实践、社会大课堂、学科实践等大规模实验 , 虽然大量增加了实践教育资源供给 , 增量部分实践元素充足 , 但常态课堂的结构变革仍未触及 , 课内知识与校外实践的融会贯通 , 难以变成教与学的基本架构和常态方式 。
课后教育是课内教育的“进阶” , 应发展为更高层级的教育形态 。 做好课后教育 , 需要通过教学设置 , 把课内学习的知识、概念、原理、方法、价值等通畅地应用于实践 , 对接到真实情境中 , 支持现实问题的解决 , 让学生探究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识的能量怎么发挥 , 及学习的目标、方法、价值升华 , 然后进一步反思自己哪里欠缺、哪里学得不扎实、哪部分不通 。 如果说 , 课内作业是纸面上的应用和初试 , 那么课后就要进阶到实际应用的模拟和中试 , 按照问题解决的路径 , 进行跨学科整合 , 完成知识的再加工、再组织、再建构 , 达成真实问题的提出、确定、分析及问题解决模型的搭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