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2021年课堂改革十大样本( 二 )


样本3: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互联网+教学”
青岛二中自2013年起开始进行“互联网+教学”探索 , 2016年开始全面推进“互联网+教学” 。 其核心要义是“先学后教” , 而“生学为本、合作内化 , 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教学原则 , 既明确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 界定了教与学双方的内容 , 也对教学活动的程序进行了再造 。 开展“互联网+教学” , 给了师生更多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
2016年开始 , 青岛二中同时取消传统班级制 , 建设特色MT(Magnet Team)制度 , 即建设吸引力团队 ,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加入不同的“吸引力团队”——人文、外语、数学、经济、理工、生化等 , 每个MT内部根据学生自选情况划分成若干微团队 。 MT运行按照“首席全权负责 , 集体统一管理 , 职能项目运行 , 团队自主发展”的原则 , 建构“管理、课程、学术、社团、基地”五位一体的MT管理模式 。 这一模式进一步打通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育人的渠道 。
2019年开始 , 学校进行长短、大小课时改革 , 将课间改为7分钟 , 上午6节课 , 下午一节体育课 , 全面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 , 让学生在一天忙碌的学习之后得以放松身心 。
一直以来 , 青岛二中都在不断创新 , 这也是历任校长思考问题的基本点 , “如果学校始终能有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 , 就会超越自我 , 实现更好发展” 。
样本4: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输出为本”教学范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输出为本”教学范式推动实验学校课堂实现了“三个转变”:扭转以知识输入为目的的传统教学观 , 提出“能力输出是目的 , 知识输入是手段”;强调“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流程再造 , 通过输出型任务倒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意义的自主建构式知识输入;重视“以输出表现评价输入质量” , 要求教师遵循“循证评价”理念 , 根据学生的输出行为表现评价知识输入质量的方法 , “输出”成为教师评判学生学习质量的“证据” , 促使教师根据输入质量及时调整教学实施 , 实现结果性评价向全过程评价转变 。 在课堂上 , 教师开始有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 , 思考不同程度学生的输出表现 , 让他们平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 校长的观课、评课视角也更为专业 , 重点关注教学目标设计的层次性、科学性 , 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 , 生生对话的真实性、有效性等 。 “输出为本”教学范式有五个特点:一是教学设计以输出性学习目标为逻辑起点 , 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思路 , 强调目标的可视化 , 需要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二是任务驱动 , 将目标分解成需要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的任务 , 实现“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过程再造;三是有效提问 , 教师提问要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开放空间;四是真实情境创设 , 通过真实情境性的任务设计 , 让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五是用输出评价输入 。 遵循循证主义 , 以学生的输出表现作为输入质量的评价证据 。
样本5: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表达式学习”
“表达式学习”从“作文与学科整合”到“小学学科作文教学” , 再到“实施‘写中学’优化教与学” , 形成了一种覆盖所有学段、所有学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课改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 。 表达式学习从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出发 , 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体验入手 , 拓宽学生写作视野 , 让学生学进去、说出来、写明白 , 把写作作为学习的工具 , 倡导学科教师运用表达式学习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 包括表演、游戏、比赛、辩论等 。 同时联系学生生活 , 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 把书本与生活无缝对接 , 激发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 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 记录生活感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