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武大爆火恋爱讲座教授发文谈招生难:老师真的用心,学科真的有文化,欢迎报考!( 七 )


中国心理学系的本科毕业生通常情况下一般就是这样几种选择,首先是选择继续深造,保研、考研或者出国留学。其次是进入公司做人力资源、用户体验或者当项目经理的,第三是去考公务员,当然最后还有进入中小学当心理老师的。我们系的毕业生也不例外,大概三分之一是做升学考虑,剩下三分之二选择以上几类工作。当然,因为是武汉大学的原因,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在中国肯定比心理学的平均毕业生要好很多。关于我们的本科培养,由于这次调整培养方案的时间比较紧迫,来不及跟所有老师进行非常细致的沟通,所以相对来说变动较小,这也是一种初步尝试,我们会在之后的实践中逐步进行更多调整,并在下一次培养方案集中调整时进行更大幅度变动。这一次培养方案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适当减少了哲学相关的平台课,在低年级的培养中加入了更多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其次,我力主在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心理学编程课。此外,我们把部分必修课程,尤其是方法类课程的开课学期提前了一些,也根据学生建议,在学分上有小幅更改。进行这些更改的理念是基于:第一,让学生较早接触和了解心理学。经过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存在低年级学生较晚才接触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和观点,到了高年级对心理学还怀有比较模糊的印象等特点,因此我们适当减少了哲学相关平台课,在低年级时尽可能多地让同学们接触心理学的基础类课程,培养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同时也防止大家在高年级时迫于升学及就业等压力还造成课程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第二,是我们进一步重视心理学的基础科研训练。因此此次我们在与方法课教师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统筹考虑了方法课的授课内容,将方法类课程有可能的话尽量前置,让学习尽早学会基本方法,而在高年级时可以跟随老师或者有部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和选择。我们加入了一门心理学编程课程,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已经不是传统工具可以适应的了,很多都需要用R语言来编程,许多刺激呈现可能也需要用到Matlab,这都需要使用到专门的软件包,需要学生有心理学编程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心理学系的学生在大学没有接触过这些,它可能会对编程怀有畏惧情绪,可能会非常束缚他们的发展,导致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后期走不太远。当然,这些技术对于工作也是非常有用的。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有一些想法没能在此次调整中实现,但我们会仔细研判,在下一次培养方案变更中实现。比如,第一,我们希望开设更多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可供大家选择,尤其是在我们的特色文化心理学或者广义的人格社会心理学等方向上。当然,这需要在我们有更多的教师以及不占用教师们更多的科研时间基础上。第二,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心理学研究前沿技术,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类课程,让学生不会在这些前沿技术的训练上有缺憾。第三,我们也希望能够增加对心理学最为应用的领域,即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等实践领域的课程训练。以上两点我们都在努力,赵俊华老师会给大家讲授最为前沿的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技术,曲晓艳老师也会教给大家最为正统的心理咨询技术,白宝玉老师今后还会给大家开设团体咨询课程。这两点是为了给大家最为前沿的科研训练,也是为了给大家最为实践的路径方法,我们在慢慢完善。第四,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希望能够在大一入学时给大家开设一门心理学的前沿课程,我们邀请心理学系的每位老师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讲心理学的研究,如果有条件,我来邀请心理学界的知名教授每周来给同学们进行一些前沿讲座,不见得每个人都要听懂,但是我想这是对本科生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视野的开阔,会让同学们对心理学有更为直观的体会和认同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心理学名家们的风采。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