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愫 情愫是什么意思( 三 )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这十个字 , 共同组合出了复杂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情绪 , 它既有明月生出的宏大明丽 , 又有天涯沦落的苍茫忧伤;既充满且喜且忧的个人情愫 , 又有胸怀天下和苍生的大气 , 这种种复杂乃至矛盾冲突的情绪 , 却能和谐地共存在这十个字里 。它象一颗切割精细的钻石 , 在不同角度不同状态下的人 , 都能被它射出的其中一缕光芒击中 , 而被其中一缕光芒击中的人也都能看到它朝各个角度射出的璀璨光芒 , 感受到它的复杂和立体 。它可以用来表达小儿女的情思 , 也可以用来表达国家层面的家国天下 , 它的适用面和覆盖面如此广 ,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可以借此酒杯 , 浇自己的块垒 , 抒自己的情绪 。如果这两句诗中 , 用的不是“生”和“天涯” , 尤其是把“天涯”两个字换掉 , 诗意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会瞬间减弱 , 它就很难再成为千古名句 。
和“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有点类似的名句在诗文中也不少见 , 南朝谢庄《月赋》的“美人迈兮音尘阙 , 隔千里兮共明月 。”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 何处春江无月明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这些名句 , 都表达了与远方和远人共浴月光 。但谢庄的指向很明确 , 是美人 , 张若虚的几句感情单一 , 不够丰富复杂 , 这些 , 都降低了诗句与人的共振概率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指向也一样明确 , 但苏轼整首词的情绪足够复杂多样和绵密 , 全词的意境托起了“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这十个字 。但就十个字而言 ,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的共振率会超过“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作为一首诗的起句 ,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浩瀚、汹涌 , 直接笼罩了全诗 , 在月亮面前 , 平时忙于维护各种人设的诗人仿佛突然被明月卸下了盔甲 , 心灵中最柔软那一部分 , 最深情细微的那些情愫 , 如月亮一样突然生出 , 如月光一样倾泻 , 把诗人淹没 , 在“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这样的景象和情绪下 , 张九龄“情人怨遥夜 , 竟夕起相思 。”有情之人思念伤怀 , 彻夜难眠 , 对漫漫长夜心生怨叹 , 只有白天来临 , 喧嚣再起 , 我才能不被相思淹没 。
彻夜难眠的夜晚绝不好受 , 当你辗转反侧 , 忧思难忘的时候 , 你会做些什么?
李白会痛饮狂歌 , 王子猷会坐船夜游 , 你可能会看书、听歌、刷手机、打游戏 , 醉了、累了、忘了 , 便睡了 。这是在排遣 , 在躲避 , 在抗拒忧思的侵袭 , 是在拒绝随明月生出的情愫 。
但张九龄没有这么做 , 他放弃排遣 , 放弃抵抗 , 在彻夜难眠的煎熬中 , 他选择臣服 , 臣服在汹涌的月光和情愫中 。他把烛光灭了 , 披上衣服 , 走出室外 , 让自己完全被月光淹没 , 被情思淹没 , 直到露水暗生 , 把衣服润湿 。
“灭烛怜光满 , 披衣觉露滋 。”烛光是温暖的人工光源 , 在这首诗的诗境里 , 烛光是消解月光的物品 。人在深夜睡不着觉的时候 , 往往会打开灯 , 打开灯光人便容易进入另一种状态 , 从辗转反侧中暂时脱离出来 , 这是对忧思的拒绝和排遣 。但张九龄偏偏把烛光熄灭 , 让月光充满空间 , 任由月光和忧思的笼罩和淹没 , 似乎他无法自拔 , 也不想自拔 。也许 , 他并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机会独自面对月光 , 面对自己 。
“怜”:怜惜 , 怜爱 。“怜光满” , 字面意思是怜爱这满屋的月光 , 当然 , 还有月光代表的一切属于心灵的东西 。
“不堪盈手赠 , 还寝梦佳期 。”“不堪”:不能 , 承受不了 。月色如此美好 , 仿佛盈手可掬 , 但这美好的月光我却无法与你分享 , 生命有那么多美好的时刻不能与你同在 , 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