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的下层有提水装置,由人力推动河车,带动升水上轮和下轮(筒车),将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 。台中平水壶保持水位恒定,并通过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枢轮(水轮)上的受水壶流泄恒定流量的水,推动枢轮 。枢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昼夜机轮、浑象和浑仪 。
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 。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世界史上继一行之后的重大创造的继续,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 。
这是计时机械史上一项重大创造 。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新仪象法要》所载"天衡"图未绘出枢轮和装在枢轮上的受水壶,而书中的文字描述又仅寥寥数语"枢轮直径一丈一尺,以七十二辐双植于一毂为三十六洪,束以三辋 。
每洪夹持受水壶一,总三十六壶,每壶长一尺,阔五寸,深四寸 。于壶侧置铁拨牙以拨天衡关舌 。"因此对受水壶的结构,特别是它的工作原理有不同的推测,其中有一种方案采用了可倾式受水壶 。
当枢轮圆周上接受注水的受水壶积水不到一定的重量时,左天锁挡住枢轮的一个轮辐,使枢轮不能转动 。当积水到达一定的重量时,枢权(重锤)不足以平衡受水壶重力时,受水壶围绕转轴向下倾转 。装在壶侧的铁拨牙压迫格叉和关舌下降,关舌通过天条带动杠杆,使天关和左天锁上提,枢轮得以转动 。
转过一个受水壶后,格叉和关舌又上升,天关连同左天锁下落,枢轮的下一对轮辐又被挡住 。右天锁的作用是防止枢轮转动时回弹 。天权和枢权是两个平衡重锤 。
天权用于平衡左天锁和天关的一部分重力,可调整天衡机构的工作灵敏度 。枢权用于调整枢轮转动一对轮辐时受水壶所需的受水量,即间歇运动的周期,从而校正计时的误差 。大明灯漏1276年,中国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 。
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计时方法(记时方法)是因应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 。
记时方法包括日期规划和时间规划 。
日期规划,就是编制行事历明确日期
时间规划,就是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 。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是编制行事历的基石
同时编织行事历的方式,同样反作用于时间的规划 。本次条主要讨论时间规划 。
历史上,中国古人的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 。
这里说的“时辰”,指的是时段 。十时辰制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 。
【一个时辰是几小时】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
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 。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帮助人们认知时间 。
到后来,才逐渐转变为使用数字、或天干等代码来表述 。
据《隋书.天文志》,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为朝、禺、中、晡、夕
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为甲、乙、丙、丁、戊 。
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逐渐转变为夜间安全巡逻时的附加授时节点,称为五鼓、五更,一直延续到清末 。
百刻制百刻制是十时辰制的进一步划分,即把十时辰进一步划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
百刻制可能起源于商代,有出土的汉代日晷,盘面上的刻度为一百刻中可能用到的69刻 。另一方面,人们对时间测量精度的要求及百刻制的提出,推动了铜壶滴漏的产生(毕竟百等分圆周,对于两千年前的古人来说,难度不小)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
十六时辰制十六时辰制是历算的副产品 。中国早期的历法,从阴阳五行历转变为四时八节历,历算过程中,将一年切分为十二个月时,会出现以16为分母的分数 。古代人很早就认识到,一年的长度为365又1/4天,切分为12个月,则每个月30又7/16天 。
十六时辰制,就是配合历算而进行的时间划分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记录十六时辰的十六个时间节点中的十五个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晡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
推荐阅读
- 什么是大驿土命,大驿土命与什么命理相克?
- 沙中土命是什么意思
- 你心目中最好看10部剧情电影是什么?
- 编笠百合花语是什么 百合的花语是(
- 桃红康乃馨花语是什么 花色康乃馨花语
- 重庆购房契税如何证明是家庭唯一住房?
- 发簪最初是什么的象征 发簪最初是什么
- 夜晚天空发黄是怎么回事 晚上天空变黄是为什么
- 什么是五行八字
- 水浒传十一回概括 水浒传十一回概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