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户来说,微信公众号一直强调在做的事情都是围绕“提高阅读效率”,这一次同样如此 。
不过,对于公众号号主,则是另外一回事 。
公众号是最繁荣的内容生态,也是阶层分明的生态,千万级粉丝、百万级粉丝、十万级粉丝的账号有着不同价值,早已出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
大号随便写一篇文章阅读量10万+,一些粉丝基数少的账号却很难有与内容质量匹配的阅读,让很多晚到的自媒体感慨“宁有种乎”——新号要突围往往要剑走偏锋,比如情绪化创作,但风险也很大 。
一年前微信改版没有均贫富,反而有让“大号越大、小号越小”的趋势——星标账号有更大的封面图,常读账号会更常读 。
这一次改版,让很多“小而美”的账号看到了希望,一朝被发现,增粉数十万,抵过拼命干三年 。
五、发现机制的潜在陷阱然而,不得不提醒在座各位的是:发现机制可能存在一个陷阱 。
雷科技在头条号和百家号都有超过100万粉丝,在微信只有72万粉丝(矩阵账号100万,零僵尸) 。
然而,微信公众号却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为什么?
因为广告主认为在公众号投放的传播结果是可预期的:粉丝数*打开率=平均阅读量,可能有冷门、可能有爆款,但整体是可预期的 。
在信息流平台上,纵然一个号主有百万千万粉,内容传播是不可控的 。因为内容分发能力掌握在算法手里,算法不可捉摸,真正的分发权在平台手里,“粉丝不是你的粉丝” 。
平台有分发权意味着广告难以绕过平台,但微信的繁荣表明,去中心化的分发机制更有活力,微信的粉丝才是真正属于号主的粉丝,号主更重视在微信的粉丝沉淀 。
一个自媒体说:在信息流平台是等着算法开闸放水,在微信是自己挖渠引水 。信息流平台是水库,微信是一条河,河流比水库更有活力 。
信息流平台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希望让“水库”变为“河流”,今日头条、百家号均已表态,要强化粉丝在分发中的权重 。
微博一度激进地在用户的关注流中引入发现流,后来发现用户不乐意,博主不乐意,又回到关注流和发现流分离的模式,让社交的归社交,算法的归算法 。
微信引入“发现”机制,虽然暂时只是发现公众号,同样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原来严格的去中心化分发机制被打破了,算法这只无形的手开始发挥作用,如果平衡不好生态可能会被破坏 。
一些信息流平台就曾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些账号花了多年时间跟平台一起成长,好不容易积累了几十万粉丝,还没来得及变现,却发现一些新号在平台“扶持”下一夜之间拥有了几十万粉丝,这让原来做内容的人情何以堪?
一个生态的利益格局是日积月累的,如果平台过度干涉参与者的利益,对平台长期发展可能不利 。
利益的平衡,是技术活儿,也是艺术活儿 。
六、粉丝越难得到越珍惜号主们如何应对新一次改版?
常听到小女生感叹:男人越容易得到,越不懂得珍惜 。账号和粉丝是一样的关系,粉丝越容易关注一个账号,就越不会重视,反过来一样 。
曾经今日头条启动了一个“金V计划”,在微博有50万粉丝的账号直接入库,再通过“发现机制”推介给用户,站在转化率角度看,一定会有大量的粉丝增长 。然而这样的粉丝跟因为看文章而关注的粉丝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微信粉丝和一个头条粉丝,价值是不同的 。
文章插图
在微信上涨粉有很多途径,买僵尸粉不值得说 。在基于内容的涨粉外,还有活动粉、广告粉、收购账号后合并得来的粉丝等,越容易得到的粉丝,价值越低(僵尸粉是最容易得到的),这体现在打开率、常读率等关键运营指标上 。
纯靠内容涨粉是最难的,但粉丝最忠诚最有价值,这是号主最需要的粉丝 。其他粉丝,只是数据上的衬托或者说找到真实读者的入口 。
对于公众号主来说,应对微信发现公众号的改变,唯一的选择就是聚焦内容本身,坚持做好应该做的事 。
如果做好了被微信放到“发现”中,是运气好;做不好内容走狗屎运被推荐了,粉丝会取关,或者不打开内容,这是无效粉或者低质粉 。
【微信还是做了信息流 什么是微信信息流终于】认清楚这一点,微信怎么改都不用怕了 。
推荐阅读
- 一边领失业金一边交灵活就业 失业金领好还是不领好
- 京东啥时候打折力度最狠 京东618便宜还是双11
- 红豆薏米水饭后喝还是饭前喝 红豆薏米茶饭前喝还是饭后喝好
- 释迦果是凉性还是热性 水果释迦是凉性还是热性
- 辣椒是热性还是凉性 辣椒是寒性还是热性
- 香蕉是凉性还是热性 水果手册
- 暂时不能绑定手机号要等多久 微信为什么绑定不了手机号
- 为什么情侣空间设置不了自己可见 为什么情侣空间设置了所有人可见还是看不了
- 1是攻还是0是受是什么意思 1是什么意思0是什么意思
- 先擦防晒还是先擦隔离最好 先擦防晒还是先擦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