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021年语文备课教案苏教版( 三 )


◇比较鉴赏 。
◆小结:这部分我们又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
(3)挑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冷酷”
◇设问:当周朴园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30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的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 。我还想再听听大家的声音 。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
【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
【学生活动】
◇快速阅读,尝试走近人物 。
◇学生进行个性化鉴赏 。
◇明确学法
【总结】选取点: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
鉴赏视角:戏剧人物语言;
探究内容: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
目的达成: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 。
(设计意图:戏剧的矛盾冲突最终还得依附于戏剧语言,特别是戏剧中人物的语言 。此环节选取矛盾冲突中周朴园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通过品读一词,品析一类句子,去探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实情感,从而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学会鉴赏戏剧人物 。)
高中二年级语文必修教案2
《哈姆莱特》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名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探究梳理情节,使学生对“悲剧”这一戏剧的主要体裁有一定的认识 。
2.过程与方法:问题反推法把握情节与矛盾冲突;讨论、总结品读人物与鉴赏语言的方法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 。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悲剧实质,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不可避免性与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性 。
2、难点:《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
教学方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课堂上教师以提问者的身份出现,以问题引入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讨论,学生总结,教师点拨 。
2、以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分析人物性格 。
3、用朗读点评法深入鉴赏分析戏剧语言 。
4、四个组进行回答评比,回答组加分,辩论加分 。评答手 。
教学时数:1课时 。
教师课前准备
1、准备问题卡片和PPT课件 。
2、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做成小卡片用便利贴粘在书上,卡片内容为以下四项:
A、莎士比亚简介及其主要作品
B、《哈姆莱特》内容简介
C、本课生字、生词
D、悲剧的定义
3、布置学生通读全剧和本课,在课文中划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旁边作简要评注 。
学生课前准备
1、课外找资料通读《哈姆莱特》全剧剧本 。
2、搜集资料完成小卡片内容整理粘贴在书上 。
3、朗读课文节选部分,划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书上做评注 。
教师课中活动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导入
3、分发问题卡片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剧情,理解悲剧的实质之一 。
问题一:哈姆莱特最后是怎样死的?请为哈姆莱特寻找杀人凶手?
问题二:节选部分还有没有杀害哈姆莱特的阴谋?有没有成功?举例
问题三:如果比剑杀害哈姆莱特也没有成功,克劳迪斯会怎么办?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问题四:哈姆莱特之死的悲剧有没有不发生的可能性?
师生互动总结:悲剧的实质之一,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不可避免 。
学生课中活动
1、学生互查资料卡片及课文句段评注情况,做简要汇报和评比 。
2、选择问题卡片上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全部或者部分问题,推选代表准备发言 。
3、推选代表回答自己小组讨论的问题,并评价是否同意别人的观点,说明理由 。
教师课中活动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矛盾的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以帮助理解悲剧的实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