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宣称能吃出河里野生鱼和池塘里鱼的味道差别,她是在骗我吗?

经常吃淡水鱼的人基本上都能吃出来,养殖的鱼普遍土腥味大,野生鱼土腥味小除非这个养殖池有一个大水库那么大 。这也是为什么野生鱼受追捧的一大原因没骗你 。
土腥味的主要来源一个是土臭素、一个是2-甲基异莰醇 。前者由土壤里的放线菌产生,后者主要来
自于蓝细菌和放线菌 。一般来说,池塘里腐殖质更丰富,适合放线菌繁殖 。而相比河水,池塘富营
养化的问题也相对更普遍一些 。
一、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三文鱼,野生三文鱼是鲜艳的橘红色,因为在深海是以以虾类、海藻等为食 。
这些食物如甲壳类的虾、磷虾,具有类胡萝卜素的“虾红素”成分(又称虾青素),三文鱼摄食吸
收后,虾红素能沉积在肉质内,而使三文鱼体色带有自然橘红色 。人工养殖三文鱼因无法自然摄取到足够的虾类、海藻等食物,一般肉色上可能不如野生三文鱼具有
漂亮的深橘红色,正常肉色应为灰橘色且偏白一些 。但人们会根据肉色来挑选三文鱼,所以养殖户为了利益会在饲料中添加虾红素,而商贩也可能会使
用食用色素来涂抹三文鱼肉片 。

但因为野生三文鱼现在几乎没有捕捞的,而且往往有天然寄生虫,无法生吃,为了安全反而养殖的
占据了优势 。
二、再比如脆肉鲩 。所谓的“脆肉鲩”,并非新的物种,生物学意义上仍然属于草鱼 。只是通过特定的喂养方式生产出
的具有特殊生物特性(如肉不易煮烂)的普通草鱼,通过人工实现了肉质的改变 。
本质上脆肉鲩就是极端的人类养殖草鱼 。
如果像草鱼一样烹调,则煮不烂、嚼不动,筷子戳不进,吃起来味道像吃橡胶,惊吓好多人 。湖南湘潭市首次采购脆肉鲩,由于消费者不了解,导致大批退货 。
以上都是两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为了说明人工养殖和野生鱼的区别 。但如果是极端精饲的情况下,人工想要模拟出野生环境也未必不可能 。一些鱼类,比如鳗鱼,本身
就是要经历野生到人工的整个周期,没有纯人工的 。

对于某种特定鱼类,说能品尝出来是有可能的 。对于一些特定鱼类或者养殖模拟自然的鱼类,想要
从口感上区分难度很大 。
这很平常 。
土腥味主要是厨房对鱼的前处理不到位,没把鱼弄干净,一吃就吃出来了 。野生鱼和养殖鱼成长的
水质环境差别很大,导致最明显的差别是肉质的口感和鱼肉的鱼味,起码多数广东人都能吃出差
别 。
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是有个体差别的 。我自己盲测基本能分出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闻红酒的
【女朋友宣称能吃出河里野生鱼和池塘里鱼的味道差别,她是在骗我吗?】酒香基本能分别出酒的档次高低;我妈煲的汤我闻味道就大概能闻出她主要用了什么材料了,生活中太多这些例子了 。
绝对吃得出来,特别是煮汤和清蒸时候 。
肉质完全不一样 。
因为我跟我爸爸经常钓鱼 。所以河鱼吃得很多 。

包括田螺和小龙虾,养殖的和河里野生的也不一样 。可以的,一只羊是外地的还是草原的,是散养的还是圈养的,是扎鲁特草原的还是乌珠穆沁草原的
我都能吃出来,是小羊母羊羯羊公羊我也能吃出来 。清水煮 。
加很多调料把味道盖住炖烂了吃不出大小软硬我也能根据能量吃出是不是草原羊 。
当然非常有可能 。
我能尝出大厂羊肉和草原羊的区别 。我在内蒙待过几年,天天吃便宜,新鲜,还不膻的草原羊肉 。
家乡过年送礼会送鲅鱼,猪头猪蹄,内蒙地区尤其是边远的县城小镇,送羊,一只只送 。吃得多自
然能判断出不同 。可能没那么精准,但天然不天然,还是品得出来的 。我只吃过草原羊,听有经验
的同事说,如果是盛产沙棘或一些药性植物地区的戈壁羊,羊肉是带着天然草药香 。
我在去内蒙之前基本不吃羊肉,觉得太膻了 。可真正吃上内蒙羊后才明白,原来好羊肉根本不膻,
还很清香 。烤羊肉串更是比烤猪肉串软嫩鲜香百倍 。
后来去了北京,再也看不上超市里的羊肉,涮火锅只吃牛肉 。也不吃北京餐馆里的烤串,真的不好
吃,像是涂了一层羊油冒充羊肉的猪肉串一样 。
甚至,现在连杂食性的猪肉也不喜欢吃了,有臭味 。有点儿能理解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了,确实不
洁 。
同理,如果题主的女友吃惯了好鱼,那么能尝出两种鱼的不同也是很自然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