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记录 九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四 )


四、师生共同探讨 , 合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一个目标 。在解决的过程中 , 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春秋争霸的基本事实 , 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与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及战争的目的 , 并让学生自己从中得出:
国兴靠治 , 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
2、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二个目标 。在解决的过程中 , 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口决(齐、楚、秦、燕、赵、魏、韩 , 东南西北到中间)帮助学生加强对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 , 并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 。
3、通过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材料两个材料 , 让学生讨论解决第三个目标 。
大屏幕出示材料: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 , 晋与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 。当时晋出动兵车700乘 , 兵力约2万左右 , 而楚出动兵车1400—1500乘 , 兵力约4万左右(注:春秋时期各诸候国作战的方式主要是车兵战) 。决战前 , 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 , “退避三舍” , 驻军城濮 , 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 , 诱敌深入 , 大败楚军 。
长平之战:赵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 。秦国派兵攻赵 。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 , 筑垒固守 , 相持三年 , 不分胜负 。公元前260年 , 赵王急于求成 , 不满廉颇凭险固守以疲秦军的战略 , 中了秦的反间计 , 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 , 率兵大举攻 。秦将白起佯败后退 , 诱敌追击 , 到预定地点 , 用伏兵把赵军分割包围 。秦王亲自赶到前方 , 把全国15岁以上的壮丁悉数调到长平 , 堵截赵的援兵和粮食 , 赵军被困46天 , 粮尽援绝 , 拼死突围 , 赵括被射死 , 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 , 除240个年幼的回赵国报信外 , 都被活埋 。)
4、为了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 安排一个小活动:请同学比赛说出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如:春秋时期:一鸣惊人、老马识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三令五申(吴国:孙武)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图穷匕现等)
五、反思完善
提问:
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 , 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从他们身上 , 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齐桓公:革新强国 , 首成霸主 。(革新)
归纳要点 晋文公:勤业治国 , 跃居霸位 。(勤业)
越王勾践:雪耻复国 , 终建霸业 。(毅力志向)
六、板书设计
齐桓公: 管仲 第一个霸主
春秋争霸: 晋文公: 城濮之战
(争霸) 楚庄王:
东周
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七雄: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兼并) 战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九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教案3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为了有效组织并实施教学 , 我对本课内容作出如下分析:
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十二课 ,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课本由“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三个子目构成 , 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华 , 市民生活十分丰富 。
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 , 宋朝实现了政局上的局部统一 , 元朝更是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 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繁荣提供条件 , 进而促使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 使得市民文化得到巨大发展 , 也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新的高峰 。因此 , 我将本课的主题定位为:市民生活和文化的发展 。根据教学主题 , 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市民阶层的出现”、“普通市民的生活”、“市民文化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