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改教学反思( 三 )


课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实验 。在学习色光的三原色时,我就要求同学们,利用自制的放大镜(装有水的圆形塑料瓶)观察自己家的电视机的颜色,是否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色光组合而成的 。
二、让同学们学会观察,多观察

首先,我上课时尽量多做演示实验,让同学们仔细的观察 。并用心的思考总结实验结论 。对错误的结论,并不是立刻指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毕竟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却是很多的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表扬那些善于观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仔细观察过的学生,加以表扬,以鼓励同学们多去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并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 。如果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就透过自己查阅资料,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还有问老师来解决 。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的乐趣 。
三、尽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物理知识的应用
看看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例子 。透过学生自己的参与,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再用来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物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噪声,同学们能够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减弱噪声的三个环节来控制噪声 。也能够利用回声,来估测一些生活中的距离 。这样,同学们既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又会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热爱,对拥有知识的自豪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
四、不要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恐惧感
刚接触物理,在带给同学们新的知识的同时,也让有些同学产生了恐惧 。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状况,要求他们写物理总结,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向 。对感到物理有困难的同学,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 。不让他们的困难和疑惑,越积越多,从而感到物理很难,一点都不懂 。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如何时刻提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个老师,在任何时候都务必思考的的问题 。
中学物理课改教学反思5
对摩擦现象, 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 。”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 。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