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语文 2021版新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三 )


毛泽东词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 她在丛中笑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 , 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 。“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 , 时间的更替 , “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 , 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 , 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 , 词句挺拔 , 气势昂扬 。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 , 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 , 竟然“犹有花枝俏” 。“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 , “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 , 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 , 一个“俏”字 , 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 , 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 。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 , 坚冰不能损其骨 , 飞雪不能掩其俏 , 险境不能摧其志 , 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 。他隐居孤山 , 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 , 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 , 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 , 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
众芳摇落独暄妍 ,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 ,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 不须檀板共金尊 。
.总结:林逋的梅是孤高的隐者 , 陆游的梅是失意的政治家 , 毛泽东的梅是豪迈的革命者
2、如果你是教育家 , 或者是艺术家、企业家 , 联系现实生活 , 谈谈你对病梅的看法 。
提示: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现实生活与再创造的关系市场与生产的关系
2020版高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 , 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学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 , 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 , 疏通课文 , 了解大意
课堂教学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 , 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 , 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 , 一名渊明 , 字元亮 , 世称靖节先生 ,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 , 今天 , 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 , 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
二、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停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 , 人们要建功立业 , 要“大济苍生” , 实现人生价值 , 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 , 而陶潜不愿为官 , 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 , 来者可追”“迷途未远 , 今是昨非” 。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 , 自悔(“已往不谏 , 来者可追”) , 自觉、自醒(“迷途未远 , 今是昨非”) 。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 , 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 , 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 , “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