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 , 讽玄宗用兵 。由于怕触犯忌讳 , 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 , 穷兵黩武 , 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 , 悲多于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从军行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古从军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二、注意这首诗借古讽今的技巧和叠词的表达作用 。
三、教学方法
(一) 导入新课
让同学回忆学过的从军行 ,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 , 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 。唐代以来 , 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 , 表达一种士子从戎 , 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 , 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 , 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由此引出古从军行 。此诗写当代之事 , 由于怕触犯忌讳 , 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 , 穷兵黩武 , 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 , 加以讽刺 , 悲多于壮 。
(二)作者简介
【古从军行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李颀(690-751) , 东川(今四川三台)人 ,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开元十三年进士 , 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 , 风格豪放 , 慷慨悲凉 , 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他一生交游很广 , 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 。李颀性格疏放超脱 , 厌薄世俗 。
(三)总体感知 1播放录音 2 齐读 3 解读全诗
板书
从军生活:望烽火 饮马 → 紧张
环境: 风沙暗 公主琵琶 →恶劣 凄凉 艰苦 →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 无城郭 连沙漠
夜夜飞 双双落
(四)重点难点

诗人用音节和叠字表现巨大的讽喻力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 , 句句蓄意 , 直到最后一句 , 才画龙点睛 , 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 。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 。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 , 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 。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 , 运用双声 , 以增强音节美 。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 , 不但强调了语意 , 而且叠字叠韵 , 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
(五)理解升华
1 边塞诗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①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琵琶起舞换新声 , 总是关山旧别情 。(王昌龄从军行)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
②.表现战士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 表达对将士英勇威猛的赞美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 , 直为斩楼兰 。(李 白 )
③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 , 表达对战士及其家属的同情 。

誓扫凶奴不顾身 , 五千貂裘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野云万里无城郭 ,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  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
④批评边将无能、腐败 ,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 ,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年年战骨埋荒外 , 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
2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 , 受降城下月如霜 。(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  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 , 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