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2022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二 )


8.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HClO>HClO2>HClO3>HClO4(因为化合物的稳定性增强,不容易反应了 。氧化性的强弱不只与化合价有关)
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但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始的 。
10.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 。(汞原子核外电子电子排布稳定,原子间金属键弱导致)
11.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 。(相对原子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啊)
12.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 。(大块不常用的碱金属也通常是保存在石蜡中)
13.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 。(应该是跟晶体的堆积方式有关,空隙变大了)
14.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素异形体 。
15.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氯仿、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 。(有机物卤素含量越高可燃性越差)
16.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炔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 。(熔点还与晶格能有关)
17.Cl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却不能(F2+2H2O=4HF+O2)(在冰的表面好像可以)
18.实验室中制取HCl、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因SiO2+4HF=SiF4+2H2O) 。
19.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 。
20.CaCl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却微溶 。(软硬酸碱理论)
21.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 。(软硬酸碱理论)
22.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l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 。(软硬酸碱理论)
23.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
24.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 。(s轨道是球形的)
2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l3、FeCl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极化)
26.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的碱性却比Fe(OH)3弱 。(极化)
27.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l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 。(好像只能这样了啊)
28.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SO2+2H2O=4H++2Br-+SO42-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Ba2++2OH-+2H++SO42-=BaSO4+2H2O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或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 。
29.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 。(还有两个NaHSO3、NaHC2O4,它们都电离大于水解)
30.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l2、CdI2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 。(离子极化理论)
高考化学实验题常考易错点总结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1、常用容器受热时所盛液体的最大用量(V是容器的容量)
(1)试管:V(液体)≤1/3V
(2)蒸发皿:V(液体)≤2/3V
(3)烧杯:V(液体)≤1/2V
(4)烧瓶:V(液体)≤2/3V
2、使用前要洗净,并检查瓶口处是否漏水的仪器: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 。
3、标有具体使用温度的仪器是:量筒、容量瓶、滴定管 。
4、现行课本上使用温度计的实验以及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1)实验室制取乙烯: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混合液液面以下,但不触及瓶底 。
(2)石油的分馏: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处 。
(3)中和热的测定: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酸碱混合液液面以下 。
注意:不能用温度计来搅拌液体,防止水银球被打破 。
5、锥形瓶的实验用途:
(1)用于滴定实验的反应器 。
(2)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
(3)用于蒸馏实验中蒸馏液的接收器,可以减少挥发 。
6、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坩埚用于灼烧固体 。
注意:熔融NaOH、Na 2 CO 3 等碱性物质时要在铁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瓷坩埚 。
7、玻璃棒的作用:
(1)搅拌:搅拌的目的可以是加速溶解或散热或混合均匀等 。
(2)引流: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加液体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都要用玻璃棒引流
(3)蘸取少量溶液:如测定溶液的PH,用浓盐酸检验氨气 。
(4)粘贴试纸:如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需要将试纸粘在玻璃棒的一端 。
(5)转移少量固体 。
注意:(1)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易捣破滤纸导致过滤失败 。
(2)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易导致胶体聚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