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的友谊,介绍一下( 二 )


二、李白与杜甫友谊:真挚而笃厚
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闻一多先生在《杜甫》中说“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李白和杜甫,从相遇到相交,中间的时间并不长,李白与杜甫实际上交往的次数据史料记载仅有三次,而且每段交往的时间也不长 。
但在二人短暂的交往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二人友谊的诗歌 。其中李白怀念杜甫的诗只留下三首,而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在《杜甫诗集》中收录有十四首 。有人根据赠诗数量认为李白和杜甫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认为杜甫对李白很是钦慕,而李白对杜甫却并不放在心上,理由是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几乎贯穿了他的后半生,而李白对杜甫的描写仅有两三篇,还有一篇是类似调侃的《戏赠杜甫》,其中写道“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似乎是对杜甫作诗方法的不肯定 。
但是仅仅根据李白与杜甫写对方的诗歌数量或一首开玩笑的诗,就认为两人的友谊关系不对等,恐怕过于武断 。我认为,写诗的数量并不一定是评判友谊的标准,而且在诗歌流传的过程中,遗失的可能也是巨大的 。虽然杜甫和李白的诗作在流传过程中都有遗失,但是相比之下,李白的诗散失更多,李白豪放的性格使得他处处题诗且很少保存 。我们不能否定,在李白遗失的诗中,也许就有赠给杜甫的诗 。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介绍一下】另外,在李白《戏赠杜甫》一诗中,“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向来被认为是李白对杜甫的调侃,当做李白轻视杜甫的证据 。可是,从全诗来看,还可以这样理解,李白在饭颗山上偶遇杜甫,发现戴着斗笠的杜甫比上次离别时更瘦了,于是关切地问杜甫原因,杜甫自嘲道“总为从前作诗苦” 。将末两句看作是李白与杜甫的一问一答,则诗的味道也会大变,这是朋友间的玩笑话,也是来自朋友的关切,只有关系较好的朋友才会开这样的玩笑,更加印证了二人关系甚笃 。
李白寄给杜甫的诗还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和《沙丘城下寄杜甫》二首,其中都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前者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符合李白向来的性格,李白本来就是狂放不羁的人,分别之后,他的诗中也少有悲悲戚戚,将思念之情溶于手中杯酒,一饮而下,才是李白的表达方式 。而在后一首中,李白写道“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更是直白地表达了思念 。有人认为,李白和杜甫的感情不及李白和汪伦的感情,我认为,这实在是很大的误会,李白在《赠汪伦》 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的是对汪伦的感激,认为汪伦对他的情谊比桃花潭水还深,并没有提及他对汪伦的感情有多深 。李白可是真切地表达过他对杜甫的思念就像汶水一样川流不息,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南唐后主李煜表达悲愁的方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而杜甫对李白的赠诗,既有对李白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又有对李白的深切思念 。杜甫在诗中多次提及李白在诗歌方面的才能,并予以高度评价 。如“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诗也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等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杜甫十分赞赏李白的诗,甚至怀有一种崇拜的感情,将李白的诗作赞扬到一个极高的高度,毫不吝啬地表达了自己的欣赏 。
杜甫在李白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和李白交往过程中,甚至会随李白一起寻仙访道,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对杜甫有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并不是一味沉郁,而是沉郁中有豪放,有一种辽阔的悲 。在李白去世的前一年,杜甫写有《不见》一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这时的杜甫,对李白的理解是极深刻的,他意识到李白的狂放不羁其实是一种“佯狂”,是令人悲哀的,李白的一生其实是怀才不遇的一生,他对李白又珍惜又怀念,“吾意独怜才”在杜甫看来,是逆世的行为,不过,李白的才能值得他如此 。在李白去世后,杜甫又写了《昔游》和《遣怀》二首来怀念李白,在此不作分析 。
综上所述,杜甫和李白的友谊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段佳话,二人的友谊真挚而笃厚,二人在友情上的地位虽不完全平等,但杜甫绝的地位绝不是“小跟班”,杜甫对李白是崇拜和逐渐理解的,而李白对杜甫也是付出了真挚的感情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