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八分书指的是什么书体?


书法中的八分书指的是什么书体?

文章插图
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人们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 。亦称“分书”或“分隶” 。汉末魏晋之际,“八分”这个名称才在典籍中出现 。
其中晋卫恒《四体书势》曰:“鹄弟子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皆弘法也 。”关于八分书体,后世的解释极为繁杂多变,众说纷纭 。
秦代上谷散人王次仲创造“八分书” 。据记载说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 。后被汉代蔡邕简化为汉隶用作官方字体,有三体石经流传于世,时称楷书,也称为“真书” 。


扩展资料:
八分书的发展历程
【书法中的八分书指的是什么书体?】八分这种字体当时流行的范围不大,现在有些退化了,就是摆在你的面前,你可能也不会知道这种字体就是八分 。“八分者,王次仲造也 。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 。
可谓蔡邕为祖,张昶、皇象为子,钟繇、 索靖为孙 。”这是张怀瓘在《书断》中介绍的八分,可惜形容八分的句子,尽管辞藻优美,可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看完了我们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可是这句话有用之处,就是解释出是王次仲创造的,还有那几个书法家写的比较好 。关于王次仲的传说,有这么三种:一为汉章帝建初时人(王愔说),一为汉灵帝时人(萧子良说),一为秦人(北魏郦道元,唐张怀瓘《书断》引《序仙记》,杨固《北都赋》皆持此说) 。
王次仲这个人,好像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他肯定要创造八分,促进文字的发展来的,为什么这么说,秦朝统一的时候,秦国流行八种文字,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一共八种,还不包括什么花、鸟、鱼、虫、龟等什么乱七八糟的文字,实在是太乱了 。汉朝应该好一些,但是也流行篆书和隶书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分书
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人们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 。秦代上谷散人王次仲创造“八分书” 。据记载说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 。后被汉代蔡邕简化为汉隶用作官方字体,有三体石经流传于世,时称楷书,也称为“真书” 。
1产生
发展
古书云:次仲以楷字法局促,遂引而伸之为八字之分,故号八分 。就是说王次仲先生(秦始皇时期)认为楷书有它的局促性,因此就因势利导,引导分离出了像“八”字一样向两边取势的笔法,所以叫做八分书,也就是隶书的前身 。而隶书与八分书的区别就好像今天的简体字和繁体字一样 。
又因为八分书的特征,古来比较形象的解释为取二分篆书,八分隶字(即今楷书,唐以前称隶(隶有辅佐之意,因篆书书写不便所创记事之法))和合而成 。
张怀瓘曰:“王愔云:次仲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 。陶宗仪曰:次仲与程邈同时,增广隶书为八分 。
唐张怀瓘先生的论述可以明了:王次仲以隶书(即今楷书)的草写,又称章草为楷法 。说明八分书的笔法确有与章草笔法相近之处(即燕尾波) 。又陶宗仪先生所说,王次仲是与程邈(秦始皇时代篆书的简便写法隶书(即今楷书)的创造者)同时代的人物,即都是秦始皇时期杰出英才,且程邈在前,王次仲居后 。这点也能作为八分书脱胎于隶书(即今楷书)的佐证 。
《四体书势》: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题署用篆 。隶书者,篆之捷也 。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
四体书势上说,秦代沿用篆书,但因篆字书写缓慢难成,所以就令擅于隶字(今称楷书)的人辅助书写记事,叫做隶字或隶书(这是唐以前的称谓,唐以后称楷书),汉代继续沿用,只有符玺、幡信、题署用篆书 。隶书(即今楷书)是篆书的便捷写法 。而上谷散人王次仲又另作一种标准的书体(八分书,为今隶书的前身),汉灵帝特别喜欢仰慕,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擅长写这种字,史称汉隶(在东汉时期,相传蔡邕曾对八分书做过简化,今称隶书)
王愔《文字志》说:“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
文字志说王次仲开始的时候因古代的书体方广少波势而在建初中年以隶字(今楷书)的草写章草为楷法,字势以左右两笔相背的“八”字形为取势方向,自言其中有值得学习的楷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