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唐) 王维 主旨


使至塞上(唐) 王维 主旨

文章插图
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 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 , 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 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
【使至塞上(唐) 王维 主旨】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 ,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 , 出塞宣慰 , 察访军情 , 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 , 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 , 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 , 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 , 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 , 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 , 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
2、单车:一辆车 , 车辆少 , 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 , 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
3、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 , 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 , 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
属国 , 即典属国的简称 , 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 ,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 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 , 汉代称居延泽 , 唐代称居延海 ,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 , 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 , 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 , 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 , 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
扩展资料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 ,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 , 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
“单车欲问边” , 轻车前往 , 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 , 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 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诗人以“蓬”、“雁”自比 , 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 , 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 , 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 , 却没有遇到将官 , 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 , 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 , 诗人即景设喻 , 用归雁自比 , 既叙事 , 又写景 , 一笔两到 , 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一联 , 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 画面开阔 , 意境雄浑 。
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 , 浩瀚无边 , 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 , 没有什么奇观异景 , 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 。
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 紧接一个“直”字 , 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