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师通用版教案范文( 五 )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 , 掌握知识为中心 , 培养能力为方向 , 紧抓重点突破难点 , 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学源于思 , 思源于疑 , 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 , 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 造成悬念 ,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 。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 , 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 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 , 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 , 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 , 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 , 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 , 轻的物体上浮" 。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 , 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 , 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 。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 。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 , 空心时能浮在水面 , 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 。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 。这样经过演示 , 讨论和分析 , 纠正了错误观点 , 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 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 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 根据二力合成知识 , 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 , 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 , 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 , 最后漂浮在液面 。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 , 以加深印象 。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 , 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 , 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 。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 , 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 , 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 。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 , 当它浸没在水中时 , 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 , 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 , 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 。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 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 , 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 , 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 , 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 。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 , 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 , 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 。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 , 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
至此 , 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 , 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 , 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 ,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 , 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学生经过合理猜想 , 讨论 , 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 , 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 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 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 。受时间、器材限制 , 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 。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 , 作好铺垫 ,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