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古代的左丞相和右丞相有什么区别?各管何事?谁官大?( 二 )


太平天国时置,名目很多,有六官丞相二十四员,每官分正、又正、副、又副 。以天官为例,分天官正丞相、天官又正丞相、天官副丞相、天官又副丞相 。地官及春、夏、秋、冬四官仿此 。丞相并非执政官,常领兵为大钭 。此外有平胡丞相、殿前丞相、东殿丞相、西殿丞相、北殿丞相、翼殿丞相等,均非常设之官,地位也比六官丞相低,其因功赏丞相衔者,地位更低 。又女官也有六官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
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 。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不常设,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 。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 。宰相制度遂废 。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 。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
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改变其名称权责,方便皇帝施政 。宰相是一个统称,而丞相是正式的官职 。
右丞相比左丞相大 。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 。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 。唐朝时,左右丞相取代了左右仆射而行使职权 。
左丞相是尚书省十门下省的职权,右丞相是尚书省十中书省的职权 。
中书省是拟订政策的,门下省是复核审定的,中书省的职权比门下省大 。所以权归右相形成常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