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绘制知识框架图?


如何有效的绘制知识框架图?

文章插图
有效的绘制知识框架图就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 然后在绘制 。首先我们的纸要横向摆放 , 这样绘制的时候才会更加的方便 , 更利于分支的扩展 。
绘制知识框架图分清主次 , 分支次分支粗细要把握好 。主线分支要粗一些 , 颜色要填实 。次分支变细一些 , 这样可以清楚看出信息的层层递进关系 。第一条线要从右上角开始画起 。顺时针画分支 。左面的要从左下角开始画 。这样是符合大脑阅读习惯的 , 容易记忆 。
绘画时 , 应先从图形中心开始 , 画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 。每一条线都使用不同的颜色这些分枝代表关于你的主体的主要思想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 , 你可以添加无数根线 。在每一个分支上 , 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 , 这样 , 当你想到这个概念时 , 这些关键词立刻就会从大脑里跳出来 。
建立知识框架实际上就是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 找一本专业著作看看它的目录实际上也就是这本书要展示的知识结构 , 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也就是在自己心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目录 。具体怎么做 , 我认为要注意这些:首先 , 形成自己的知识线索 , 用什么样的主题或线索去统领其他琐碎知识点 , 这个需要高度提炼和概括 。然后 , 依据某个线索对众多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合和分级归类 , 形成思维导图的模式 , 这样就有了所谓结构 。最后 , 学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去把它归到那个体系结构的相应位置中去 , 久而久之这个知识体系就像树木一样 , 枝叉越来越多 , 越来越枝繁叶茂 , 也就代表着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 而且越来越条理系统!
每到周末都会定期来清理自己的微信收藏夹和电脑桌面 , 再过去的一周里存储的文件杂乱躺在收藏夹还有桌面的临时文件夹 。如若不及时整理和归类很快这些随手存储的文件 , 不仅会让原本的储存空间变小 , 还会让自己需要一些资料的时候不知道从何找起 。
为什么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呢?
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便于查找 , 使用和记忆 。当我们想要找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只需要打开知识框架中有关时间方面的模块即可 , 无需从众多文件夹中不断去搜索这样即节省了时间而且让相关知识信息更加聚焦便于我们使用 , 对知识形成自己的结构化框架 。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常常在知识管理方面陷入一些误区 , 例如只收藏不记得去整理和翻阅 , 只翻阅却从不做归类整理 , 只归类整理但不从中提炼总结 。这样的学习和阅读无法沉淀下来 , 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常常陷入的怪圈 , 学了很多却没有什么进步 , 仿佛什么都知道一些却又无法系统的描述清楚 。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我们在对于知识没有做进一步的整理和提炼 , 只是停留在收集的阶段 。
当我们运用框架思维对我们每天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整理 , 这不仅仅有助于我们的知识体系的建立 , 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会帮助我们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还能帮助自己不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 。
但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只有收集的过程 , 很少主动去整理自己的知识库 , 并不断对知识库中的内容进一步消化 , 然后输出自己的思考和经验 。想要让知识更好的行程体系收集 , 整理 , 消化 , 输出这四步是必不可少的 。
在具体的知识框架搭建的过程中只需要将以上四步每一步做好 , 通过日积月累的过程养成对知识建立框架性思维后对于我们后期的不断输入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习惯的收集工具就是微信收藏夹和一些可以同步的在线文档 , 尤其是在线文档例如印象笔记 , 石墨文档我都会设定一个临时文件件 , 将临时的一些资料存储在里面 , 便于收齐定期的整理和规整 。
在整理的过程中 , 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的需求和目标出发;例如你想要建立对于职业相关的知识框架体系 , 那么就可以以职业的成长路径作为成长线 , 匹配不同时期对于的知识内容 , 而各模块之间又相互关联彼此促进 。在搭建初期我们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帮助我们梳理清对于这一知识体系的拆解 , 对不同阶段的知识设定相应的标签便于后期的搜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