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化学课程教案范文( 三 )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 。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 。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 。〔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