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座次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祠( 二 )


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即江东 。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
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水东面 。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
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
《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指潼关以东地区 。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
《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
《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 。”《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朔气指北方的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
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隋唐以后简称“辅” 。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 。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指潼关以东地区 。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
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 。”《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指北方的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
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隋唐以后简称“辅” 。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古代的行政区域 。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