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高考高三语文教案( 十 )


(3)庄子思想对中国文人尤其是失意文人的影响 。
庄子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在魏晋时期成为品评人物高下的一项重要标准 。皈依自然也成为历代文人理想中的人生境界 。更为可贵的是,庄子思想中叛逆愤世的一面,成为后世文人抗争现实的强大的精神武器 。李白傲睨权贵,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粪土荣华富贵,“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为北流”(《江上吟》) 。这些都可看出庄子思想的影子 。苏轼的文章,最得力于《庄子》,他的《赤壁赋》从思想到语言都脱胎于庄子,所谓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与庄子的风格极为相似 。
同时,庄子的消极避世、胆怯退缩也成为后世文人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温床 。
(八)结束语
庄子思想和文风对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正如 郭沫若所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 。”(《庄子与鲁迅》)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
高考高三最新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
教学重难点:
1、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 优美的语言 。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
一、知识背景介绍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
2、介绍作者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 。”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 。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 。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
3、作序的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
三、 通读全文 。
1、 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
2、 看注释,粗通文意 。
3、 集体齐读课文 。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
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