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说一个人很有知识,是指科学知识还是指常识?科学知识和常识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通过对比来认识一下.A、在北半球,夏季的太阳高度角大于冬季的太阳高度角.B、太阳在夏季比冬季要厉害.结论:A是科学知识,B是生活常识.如果你知道A,那说明你很有科学知识,是真知识;如果你不知道A,却知道B,那说明你了解生活常识,但却缺乏科学知识,也就是你不是很有知识.分析:说“在北半球,夏季的太阳高度角大于冬季的太阳高度角.”这是科学知识,原因在于:(1)这种陈述经得上观察验证,不随天气、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2)“太阳高度角”(观察点与太阳的连线与地平线的夹角)比“厉害”定义清楚,可进行重复观察,然后进行结果比较.(3)“在北半球”这个适用条件非常必要,如果在南半球则不存在这个现象.如此可见,“太阳在夏季比冬季要厉害”这样的陈述仅仅是常识,而不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要比“常识”更经得起进一步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更倾向于准备接受别人的修正,具有更明确的适用条件,并具有预见性和普遍性. 。
光分为人造光和自然光 。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中斑驳陆离、瞬息万变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 。光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严格地说,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 。由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 。
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 。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 。
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 。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把光看作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1012~1015赫兹),也可把光看成是一个粒子,即光量子,简称光子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
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 。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 。
光是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睛……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电磁波,覆盖着电磁频谱一个相当宽(从X射线到远红外)的范围,只是波长比普通无线电波更短 。
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只是整个电磁波谱的一部分 。当一束光投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等现象 。
光波,包括红外线,它们的波长比微波更短,频率更高,因此,从电通信中的微波通信向光通信方向发展,是一种自然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众所周知,声波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
空气粒子在声源处受到发声体振动时的挤压和推拉,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向外传播 。也就是说,声波是波,但它的波动性是通过空气粒子表现的:波动是粒子的宏观行为,但单独的空气粒子一定也有它的粒子性 。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哪位科学家说过“声音也有波粒二象性”的说法 。诸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做实验,相信不会错的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从低速运动起步的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在狭义相对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但对于声波这一道相对论的基础习题,人们一开始就没有深入,后来则渐渐淡忘了 。我们知道,除去气压的因素和顺风逆风的影响,不论声音的频率有多高,声音的速度都是一定的,在340/秒左右 。
也就是说,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波长无关,只与空气粒子的相互作用时间有关 。这一点也和光的特点相似 。
下来我们说光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以为光是通过以太传播的,但后来的实验却直接把以太给推翻了 。
其实那个实验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在太阳系中,以太和地球一样,是围着太阳整体旋转的 。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彻底地抛弃了以太的概念 。
【科技常识题库及答案 科技常识】最近听说以太又复活了,我着实激动了好一阵子 。光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呢?我认为还是以太 。
以太不是别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场物质 。场物质也是由场粒子组成的 。
(场粒子之小不同于我们所想像的暗物质,它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探测的范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最先成形的粒子,由终极正反粒子组成 。(终极正反粒子的质量有可能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所有粒子的质量的最大公约数)关于场粒子自己以前在《从宇宙到你》中有具体阐释,但后来不知为什么没有通过审查 。)
推荐阅读
- 科学哲学常识pdf 科学哲学常识
- 南京林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 关于病毒的科普常识 科普常识大全
- 中班科学常识《白天和夜晚》 中班科学常识第二册
- 儿童科学常识
- 小学社会科学教材内容 小学社会科学常识
- 小学急救常识进校园报道
- 范爱农文学常识world
- 幼儿常识可爱的企鹅之企鹅的身体
- 关于猫的常识 猫繁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