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模拟试题(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 二 )


6.【答案】C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指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该教师“带着爱意拧了一下”实际是在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 。
7.【答案】B 。解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的作者是左丘明所著《左传》 。
8.【答案】A 。解析: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
9.【答案】A 。
10.【答案】A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1.【答案】D 。解析:《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
12.【答案】D 。解析:《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
二、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该教师的行为中部分遵循了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部分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具体体现在:
1.爱岗敬业方面,材料中该教师认真备课上课,体现了对教育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肯定 。
2.关爱学生方面,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但材料中,该教师经常采取体罚、侮辱等方式对待学生,严重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 。
3.教书育人方面,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但材料中该教师在几次教导学生之后,就出现了厌烦情绪、对学生动手 。严重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要求 。
4.为人师表方面,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但材料中该教师经常当中辱骂学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 。
5.爱国守法方面,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我国教育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对学生实行侮辱、体罚、变相体罚等行为,该教师的做法已经严重违背法律规定 。
综上所述,该教师的行为多数违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需要改正,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严格以“三爱两人一终身”的标准要求自己 。
【篇二】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合集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那么既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在加工反映客观事物时会有一些基本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 。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 。
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其关键词为:背景和对象 。那么在考试中一般会涉及两种情况:一、考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关系,1、对象和背景差异大,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2、对象和背景相辅相成,比如:迷彩服,就是选择性的反向利用 。二、从背景中挑选的对象因人而异,比如:进一间屋子,有人先看天花板,有人先看地板 。
整体性是指在知觉时总是将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也就是说人在加工客观事物时会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 。整体性的考查方式由以下几点:一、通过部分去认识整体,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 。二、整体影响部分的认识,比如,数字13,在数字12、13、14序列中会被当成13,而在ABC序列中则被当成是字母B 。三、知觉强度大的部分影响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说关键特征影响整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常考点,也是一个易错点,比如:一首曲子换不同的乐器,由不同的人演奏,人们依然能听出来这首曲子,说明了知觉的整体性,因为换了人和演奏的乐器,但是曲子的关键特征没变 。四、当物体是不完整时,知觉会依靠知识经验对其进行补充,比如:画家可以通过花瓣去还原花朵 。
理解性是在知觉时,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 。常考的点在于:一、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比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有较大作用,比如:去旅游时,当导游说前面的石头是望夫石,远看像一位站在海边的女人等待出海的丈夫归来时,大家都觉得确实像望夫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