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 高一下册语文教学总结10篇( 四 )


问题是 , 虽然在思想认识上 ,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问题设置的重要性 , 但在实际设计编写的过程中 , 却还是屡屡出现问题设置不当的情况 , 导致一堂课的失败 。这里面固然有好问题的设置和提出本来就是一个难点这一客观情况 , 但和我们老师思想认识上的某些误区也不无关系 。
有些老师担心学生会遗漏掉某些重要的知识点 , 因此在”导学案”问题的设置上总是”贪多求全” , 想面面俱到 , 一网打尽 。数量上一篇课文的”导学案”就设置了十几个问题 , 范围上基本涵盖和”教参””目标””示范”有关的所有知识点 。这种设计思路出发点无疑是好的 , 学生确实能学到更多东西 。问题是课时够不够?即便够的话 , 就能保证学生全部学得到吗?实践证明 , 这种想什么都教给学生的做法往往是什么都没教给学生 , 想什么都让学生学到往往是什么都没让学生学到 。
因此我认为 , ”导学案”在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有”精品意识” , 宁愿少而精 , 也不要多而滥 , 数量上以三——五个为宜 , 最多不超过七个;内容上 , 突出重点 , 难点 , 不太重要 , 可讲可不讲的尽量不讲 , 把它们留给学生 , 要相信学生 。
与问题设置的琐碎 , 繁杂相比 , 机械 , 呆板的问题设置对学生探究积极性的打击恐怕会更大 。有些老师受考试和教辅资料的影响 , 老是用出出正规考题的思维模式设置“导学案”上的问题 , 不敢求“新” , 求“变” , 求“异” , 设计出的问题往往和“目标”“示范”上的问题大同小异 , 甚至一模一样 。
我不知道这种资料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如何去激起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尽管我并不否认这有提醒学生注意 , 强化学生记忆的作用 , 但我还是想说 , 能不能换种思路?设计出资料上没有但在思考时又不得不利用资料或课本的问题 。虽然这样去设计问题肯定要加重老师的负担 , 但我相信 , 只有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 , 激活学生的思维 。
二、实施运用上 , 主要是评价机制的缺失造成的问题 。
是不是设计编写的问题处理好了 , “导学案”的实施运用就不存在问题了呢?并不一定 , 除了我在上学期教学反思中提到的老师要加强“导”的作用 , 提升“导”的艺术外 , 这个学期我又有了个突出的感受——评价机制的缺失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负面影响 。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自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比较起来 , 外在占主要方面 , 毕竟在应试环境下真心喜欢学习 , 爱学习的学生是少数 , 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还是来自于家长、老师的鼓励 , 同学、朋友的艳羡以及周围人的肯定 。高一年级实行“导学案”以来 , 创造了大量让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 比如板书 , 写黑板 , 中心发言 , 朗诵 , 表演 , 质疑 , 辩驳等 , 再加上分组学习、讨论、竞赛的方式 , 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表现欲 , 好胜心 , 课堂气氛确实比以前活跃得多 ,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习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 。
问题是对那些表现活跃的、精彩的学生我们老师除了口头表扬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 对那些做得还不够好的学生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激励措施 。如果仅仅是口头表扬或批评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奖励或处罚(比如发奖品 , 加学分或者扣学分) , 恐怕大多数学生的表现热情或畏惧心理都很难持久 , 结果是课堂成为少数积极分子的舞台 , 而大多数人选择成为观众 , 而这种情况似乎在大多数班级已经普遍存在 , 有些班级甚至越来越严重 。究其原因 , 恐怕主要是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 。没有评价机制 , 对于大多数渴望从学习中捞取“实惠”的学生 , 他们究竟有多大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是个很大的问题 。尽管学校试图在学分评定上起到相应的或奖励或处罚的作用 ,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反而导致更多的学生对此更加的不屑一顾 。所以 , 我建议学校一定要建立严格有效的评价机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