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寒保暖小常识百度文库( 五 )


手脚:按摩促循环俗话说“寒从脚起”,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脂肪少保温性也差,故很易受寒;且中医认为人体数条重要经脉会聚起始于脚部,脚部受寒就会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使抗病能力降低 。因此脚部保暖对于暖身防病意义重大 。
双手也处于肢体末梢,也是寒冷容易侵袭的对象 。除了感到手冷,寒冷还能带走皮肤的油脂,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手部皮肤干燥甚至皴裂 。
防寒妙招鞋袜干燥:双脚保证清洁干燥,每天换洗袜子,鞋子也要保暖、舒适、干燥,鞋底适当厚些增强保暖性 。泡脚按摩:每天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也可助血液循环而暖脚强身 。
泡脚最好是在睡前半小时进行,水温在40℃左右,泡20分钟左右即可 。不过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不要泡过长时间,以免引起出汗、心慌等不适;脚部有伤口的人则不适合泡脚,以免引起感染;患糖尿病足之人泡脚水温不宜过高,最好由他人试好水温再泡 。
另外,泡脚后揉搓脚心涌泉穴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手套护手:除了外出戴手套保暖外,在家洗碗洗衣服时最好也能戴上橡胶手套,一方面避免冷水刺激,另一方面也避免洗涤用品对手部皮肤的伤害 。
另外洗手的水温不宜过热,洗后趁手未干时涂上凡士林或护手霜保护皮肤 。干洗手:冬天易手发凉的朋友也不妨多做做“干洗手”的动作,即双手对搓,摩擦生热,促进血液循环而防寒 。
营养贴士食补亦祛寒冬季进补符合季节“藏”的特性,能够为身体储存足够的营养,提高身体素质 。由于冬季尤其是冬至后以寒冷天气为主,故进补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 。
都说“药补不如食补”,冬至常吃的一些饮食就有很好的补阳防寒作用 。饺子: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
这种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 。今天冬至吃饺子不再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 。
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汤圆:冬至吃汤圆在江南较为盛行 。
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 。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 。
八宝粥: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 。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
为发挥御寒作用,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 。我们不妨发挥创造力,将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 。
冬季如何保暖
冬日的寒流常常让人缩手缩脚、瑟瑟发抖,很多人就想方设法取暖——蜷着身子,被子蒙头呼呼大睡;室内开空调,门窗却紧闭;为了抵御寒冷,里面穿着保暖内衣、毛衣毛裤,外加羽绒衣,帽子、围巾、口罩、手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
专家指出,蒙头睡觉对健康是有害无益的,一则被子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在睡觉时彻底放松,同时太厚的被子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如果蒙头大睡,则会因被窝内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 。同时也可因被窝内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
冬季,很多人紧闭门窗,足不出户 。但由于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空气污浊,容易引发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等症状 。“三分饥寒,七分温饱”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为保暖过度,容易使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