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腐病是什么病害 蘑菇褐腐病是什么?

症状
又名蘑菇疣孢霉病、湿泡病、湿腐病、水泡病、白腐病等 。主要为害蘑菇,也可为害平菇、草菇、银耳、灵芝等 。病菌只感染蘑菇子实体,不感染蘑菇菌丝体 。发病严重时,第一批菇颗粒无收,是当前蘑菇栽培中为害最大的病害 。
该病在蘑菇不同发育阶段发生表现症状不同 。蘑菇开始扭结形成幼小菇蕾时(子实体未分化时)易受侵染,形成硬马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上覆1层白色绒毛状菌丝,以后变暗,最后变为暗褐色,从病组织中渗出暗褐色液滴(彩版三十四,195) 。覆土下面的小菇蕾也可受感染,仅在覆土表面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的小斑点 。在菌柄和菌盖分化之后感病,菌柄变成褐色 。子实体发育末期,菌柄基部受感染仅产生淡褐色变色,不易见到病原菌生长物 。
病原
Mycogone peniciosa Magnu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有害疣孢霉 。菌丝灰白色,疏松,气生菌丝发达 。分生孢子梗短,直立,轮杖型 。分生孢子顶生,圆形,双细胞 。上细胞球形,壁厚有瘤;下细胞壁薄,无色 。分生孢子较小,椭圆形,单细胞,无色 。
发病特点
疣孢霉在蘑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发病率很低,最易侵染是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即覆土后菌丝开始扭结成菇蕾时 。这期间如温度在16~18℃以上,并持续数日,则疣孢霉极易发生和蔓延 。
菇房周围的土壤和废弃物是疣孢霉的重要来源 。菇房使用被疣孢霉污染的覆土是把病原菌带到蘑菇上的1种最普通的途径 。已发病的菇房,病残组织上的孢子,通过人工喷水,或随气流、昆虫、工具及采菇人员传播是再次侵染的来源 。当菇房内空气不流畅,湿度大时,疣孢霉病发生最严重 。其发病率高低与温度有关 。疣孢霉菌丝体生长和孢子形成最适温度为25℃,低于12℃或高于32℃则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在土壤或堆肥中的孢子,不耐高温,在55℃经4小时或60℃经2小时就会死亡 。
防治方法

(1)改变或破坏发病的条件,防止病害发生 。疣孢霉孢子不耐高温,将培养料进行2次发酵,可杀灭培养料中病原菌的孢子 。掌握适当的播种期,使出菇期避开高温的诱发而致病,菇房的温度控制在15℃以下 。开始发病时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使菇床表面干燥,将温度降至15℃以下 。病区喷1%~2%甲醛溶液或喷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
(2)覆土消毒 。采用巴斯德灭菌法(60℃)处理1小时,或用40%甲醛消毒 。也可在覆土中喷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
【褐腐病是什么病害 蘑菇褐腐病是什么?】(3)换土 。发病严重时,需去掉原有覆土,更换新土 。
(4)防虫 。做好菇房内菇蚊、菇蝇的防治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