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完整版5篇( 二 )


四、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
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必须防止让学生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教师应该精选资料,要设计贯彻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思想的习题,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 。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 。另外,对不同的习题可解答到不同的程度,有的习题要一步一步认真解答,而有的习题则可略去复杂过程,或干脆“看题”,即寻找解题思路而不动笔 。最后对超教材、超教学大纲的偏、难、怪题应坚决放弃,避免无谓浪费时间和精力,掌握复习的主动权 。
对于每考必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课本知识的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进行定点训练 。定点训练,教师应准备出高质量的针对性强的试题,限定时间高标准地完成训练任务 。然后应进行批改,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剖析命题思路,引导解题思路,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 。通过老师讲评,让学生发现题目背后蕴涵的学科思想 。然后采用“练习———课本———练习”的复习模式,以做练习题为主线,每题必联系课本、双基 。在课本知识指导下,再去练习 。众所周知,解题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变能力,提高考试成绩,但解题训练必须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 。抓基础是根本,解题训练仅仅是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手段,是一种“根据问题来复习巩固知识”的方法,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错位 。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必须认真参加模拟考试,积累考试经验 。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完整版篇2
一、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各类图表作为载体展现出来的,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开了地图,便不能够叫做地理学,可见地图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多看图,多记多背,多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
1、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经常借助地图册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同时将图册和课本放在桌上,要求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图,避免学生单纯进行文字记忆,让学生能够做到心中有图 。老师还应该要求学生进行画图训练,通过这样训练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对地理知识点进行理解 。
2、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有关知识点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给学生,然而通过这种相互结合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图文、图图转换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一些变式的多组合的统计图表和光照图,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平时练习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3.加强对统计图的判读能力培养
纵观几年来的高考试卷得知,在地理高考试卷中大量的答题设置都是建立在对图像的分析基础上,图像中大多数又是统计图 。例如2011年上海文综地理试卷中,包含了9幅图像,其中6幅都是统计表,所以在复习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统计图的分析,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分析方式 。不仅仅要注重对传统模式的统计图的掌握,也要掌握最新统计图形 。笔者认为可以对学生的统计图认知能力进行系统的锻炼 。
二、加强审题指导,抓材料中关键词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审题不认真,这样便容易导致无法完全正确有效的提取出文字或图表中隐含的信息 。这样便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边读题边画关键词,通过仔细有效的提取文中的信息,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答题 。经过实践经验得知,应该让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文中的每一处文字都有其特别的意思,不能够忽视,无论任何一处文字都有可能成为解题的关键 。
三、加强对区域定位的训练
在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师生都应该明白,地理综合题的考察,大部分都是通过区域来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因此,进行区域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如果定位不准确的话,之后的答案都是不正确的 。
(一)根据经纬度定位
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很多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考察了中国的地形图 。在地形图中,学生主要根据经纬网位置,然后进行串联式记忆,从而达到重要的复习的效果 。比如:在300N纬线上,从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沿400N纬线从西向东依次有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同样还可以利用900E、1000E、1100E、1200E经线来串联 。通过串联记忆,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研究世界各个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各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状况,通过这样训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力和区域定位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