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冬至习俗,福州人冬至吃什么


福州冬至习俗,福州人冬至吃什么

文章插图
福州冬至习俗福州民俗中有搓冬至圆的习俗,也叫搓米时,福州话发音为“细”,既代表团圆,又代表孝顺的意思 。
【福州冬至习俗,福州人冬至吃什么】福州称冬至为“冬节”、“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围坐搓米时,寓意团圆 。搓好之后,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 。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日送米时回娘家,以表孝心 。
米时不是糍粑,区别在制作流程 。“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而糍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臼里捣成糊状 。搓“米时”时 , 桌上要放福橘,象征吉祥如意;还要摆上一对胖乎乎的小泥人,寓意“回进宝” 。搓“米时”时,需将糯米粉搓成丸子,在糖粉中来回滚动 , 寓意“时来运转”,祈福来年好运 。
冬至福州为啥吃米时,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老百姓在这天吃米时,是为了纪念一个孝子 。在福州人眼里冬至也跟“拗九节”一样,是个孝顺节 。
福州民间流行一个传说,过去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 , 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 。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找妈妈 。因为母猩猩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亲的儿子 , 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 , 让母亲循着米时的香气而来,找到了自己 。
捏土人
还有孩子们玩的捏土人,也是福州一个风俗,小土人一年会出现两次,一次是中秋节,另一次就是冬至 , 一对土捏的小泥人摆在案桌前,寓意“回进宝” 。等到祭拜祖先的仪式结束,一对小土人就“功成身退”,大人就会把小土人分给孩子当玩具 。
多年以前人们衣衫不够,手里要拿个火笼 , 火笼是一个陶制的罐,里面放着烧红的木炭,木炭上盖着草木灰,刚加热的陶罐很烫手,于是人们在陶罐的外面用竹子编上一个隔热套 。冬至日这天拿出来,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扫墓祭祖
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的交流,福州冬至也开始流行扫墓 。很多在外工作、做生意的人,都会返乡在冬至这天祭祖后上山扫墓,非常热闹 。
福州乡村一直有“冬至分时入祠堂”的习俗 。乡村各姓都有祠堂,聚合各支的同姓,称“宗祠”;衍派一支的,称“支祠” 。凡是男性当年四十九岁的,冬至就上寿为五十,入支祠,让晚辈敬重 。凡是男性当年五十九岁,冬至便上寿为六十,入宗祠 , 让各支祠的晚辈一齐敬重 。
理发、酿酒
福州冬至很隆重,节前家长会督促孩子们去理发 。冬至节前要理发 , 如果不理发就俗有“耽冬耽矮细、耽年耽富贵”的说法 。
福州人还会选择在冬至这天酿酒,因为这一天福州真正进入隆冬季节,其气候比较适合酿酒;另外,这个时候糯米比早稻米好,酿出的酒更香 。
福州冬至吃什么1.冬至节前一晚 , 全家要围坐搓“米时”,还要唱民谣 。因此冬至节也成了团圆节 。
2.搓“米时”时 , 桌上要放福橘,象征吉祥如意;还要摆上一对胖乎乎的小泥人,寓意“回进宝” 。
3.冬至节当天,出嫁的女儿要赶紧做好热腾腾的“米时”送给父母,略表孝心 。
材料:干黄豆100克糯米粉220克砂糖适量
做法:
1、黄豆提前洗净并且凉干后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熟
2、放入料理机中磨成带颗粒的粉状
3、重新放入锅内再次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