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情国力军力的比较中看中日甲午战争


从国情国力军力的比较中看中日甲午战争

文章插图
1863年左右,西人报纸上淮军炮队的图片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炮兵部队 。
甲午之鉴:专家解析甲午战争
【从国情国力军力的比较中看中日甲午战争】导读:
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 。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 。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 。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 。新浪特邀请各领域专家,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败局的成因,品评甲午战争影响 。以史为鉴 , 启迪未来 。本文为历史学家迟云飞先生撰写的论文,从国情、国力、军力等方面论证甲午战争双方实力对比 。
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 , 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 , 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 。1938年,当抗日战争爆发还不到一年的时候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断言,这场战争中国不会速胜 , 也不会灭亡,而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华民族 。后来的战争进程证明毛泽东的判断完全正确 。毛泽东据以分析的,有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 , 有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 , 有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 。毛泽东就是从这些条件的对比,得出持久战的结论,他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甲午战争是很好的启示 。不过笔者以为国际上对甲午战争的影响远不如抗战时大,因此本文主要就双方的国情、国力、军力展开分析 。
军力:中弱日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首先是军力的竞赛 。军队是战争的基本工具,我们不能不首先比较双方的军事实力 。
1893年 , 日本陆军有7个师团 , 将近7万人 。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为24万人 , 另有伕役15万多 。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 。
中国军队名目复杂 , 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有100余万 。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l/3 。日本参谋本部曾估计中国军队的有效实力是35万人 。甲午战后的1898年,兵部和户部曾统计各省练军防军为36万人 。就数量而言,中国军队显然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军队的战斗力 。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影响更大 。
装备方面,大体上是日军优于中军,但并不是像许多人想像的那样相差悬殊 。一方面 , 日军的装备还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另一方面,中国在30年的洋务新政中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进 。中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其他方面,中国军队确实较日军相差甚远 。甲午战争时,日本军事制度、组织都已近代化,但是中国军队却沿用原湘军的营制 , 兵种单一,这种编制适合于双方都没有多少新武器的湘军对太平军的作战,但用在对外战争上,指挥不灵、配合不好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与日军的师团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 , 战斗部署只凭最高指挥官一拍脑袋 。诸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训练,也从未配合进行军事演习 。日本人事后总结:“清军指挥错乱,其龃龉冲突百出,而内部相摩擦,结局减弱对敌之战斗力几何,未可知也” 。
中日军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 。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或到欧洲考察过军事 。而中国陆军高级将领没有一个进过新军事学校 , 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的旧式武夫 。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出一些学生,却没有给他们指挥军队之权 。日本教育普及率很高,因此日本士兵的教育程度也比中国士兵高得多 。近代的战争不仅需要新的武器,更需要近代的战略战术,需要懂得近代战争的规律,而近代战争的知识要有知识的人并且要专门研究才能掌握 。清军战术上策略上屡屡失误,决非偶然,是因为中国军官不懂近代战争,其受教育的水平太低 。
我们再看海军 。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 , 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 , 总吨位41200吨;另外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 。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与日本差别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 。
其一,是海军首脑部门的缺陷 。虽然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奕闇、奕劻、李鸿章、善庆、曾纪泽都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乎等于空设 。不仅如此,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 , 担任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专门训练 。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 。
其二,海军不统一 。北洋海军实力虽已逊于日本,但若加上南洋和广东的几艘能胜任海上作战的舰只,实力便可与日本海军接近 。但海军未形成统一指挥 , 互不统属,结果力量分散 。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试图调南洋舰来加强力量,但没有成功 。威海海军投降时,还发生了降将牛昶昞要求返还原属广东的广丙舰的笑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