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文章插图
1. 立冬后养生小妙招立冬养生不妨多赖会儿床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 。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 , 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为冬季 。
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为结束之意 。中医认为 , 这一节气的到来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 , 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作准备 。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 , 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每逢这天,南北方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
其实,立冬日除了食补,还要重调养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 ,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 若有私意,若以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则 , 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
其中,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 ,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
立冬食补宜吃栗子花生黑木耳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 , 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 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 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可多饮豆浆、牛奶 , 多吃萝卜、青菜、栗子、花生、豆腐、木耳等 。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 , 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 , 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 , 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 , 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不可盲目“进补” 。
需要提醒的是 , 食补和精神、起居调养要结合起来使用 。立冬时节要注意保持心境平静、情绪安宁外,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暖,睡前可以热水泡脚,促进机体阴阳气的调和 。
温一壶黄酒暖冬天冬季进补,黄酒是不错的选择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 , 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 , 性味甘、温、辛,甘则温补强壮 , 缓急调中;温能温中祛寒,助阳通络;辛则发汗解表,行气止痛 , 对冬天容易感冒、怕冷体质的人来说,黄酒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
【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黄酒最好温热了再喝,元人贾铭认为,“凡饮酒宜温,不宜热”,“饮冷酒成手战”,黄酒加点姜片煮后饮用,既可活血祛寒,又可开胃健脾 。当然,酒店温度也不能加热得太高,酒过热了饮用,一是伤身体 , 二是乙醇挥发得太多 , 再好的酒也淡而无味了 。从养生的角度看 , 黄酒还属于细酌慢饮的酒种之一,喝黄酒不宜太多太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和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