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酸性体质是伪科学 关于人体体质的科学揭秘( 二 )


做手术,可以简单粗暴的,将身体集中起来的肿瘤和毒素,快速直接的清理掉,方法还是不错的 。 不过,我们要看到,手术只是第一步 。 因为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没有优化,身体的内环境仍然在持续恶化,当垃圾和毒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身体仍然会将它们集中起来,肿瘤会再次出现,也就是所谓的癌转移 。
人民日报采访人员凌志军肺癌晚期治愈的例子,有一定代表性 。 他并非完全是靠自愈的,医生建议手术时,他没有手术,而是过上了返璞归真的生活,一段时间后再去检查,发现肿瘤缩小了,此时大家都认为没有大碍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手术切除 。 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清理体内垃圾,杜绝癌细胞的生存环境,非常有必要 。
手术还是不手术,各自有一定的优劣点 。 手术再精准,也没有办法保证,癌细胞一个不漏的,都被清除了,肯定是有癌细胞溜走了 。 如果体内有癌细胞生存的环境,那么癌细胞扩散增生是很快的 。 著名经方中医倪海厦先生,在他的医案里,记载了很多自己治愈癌症的病例,他的观点是,潘多拉魔盒千万不要打开,做手术就是打开了这个魔盒 。
中医的治病理论,基本上都是治疗内环境的 。 什么上火、湿气、寒热、气滞血瘀等,描述的都是内环境变化 。 上面已经说了,治理内环境是很困难的,所以好的中医非常少见 。 但如果是真正的大医,是有可能治愈癌症的 。 遇到一些中医,号称自己治疗癌症的成功率很高,也不知真假 。 但潘德孚、李可、倪海厦等人,确实可以治愈癌症 。
以上的探讨,并不能作为临床治病之用 。 癌细胞的理论,目前已经太多太多,但普通人还是所知甚少 。 癌症目前的治愈率很低,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 内环境恶化了再去治理很难,但是一开始就保护内环境,却是很容易做到的 。 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心理习惯,是最好的防癌手段 。

听说酸性体质是伪科学 关于人体体质的科学揭秘

文章插图

二是:
现代科学和医学,人体研究的主要重点是细胞 。 初步估计,成年人体约有60万亿细胞 。 细胞的种类非常多,细胞的分裂复杂,细胞的突变机制也需要研究,活细胞的基因编辑,是生物医学的重要前景,干细胞也非常需要研究 。 总之,单类细胞就非常值得研究,细胞间的沟通机制那就更值得研究,细胞研究的空间和前景足够大,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去研究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
人们不去研究内环境,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不太好研究 。 简单举个例子,生病,是局部的内环境失衡,理论上讲,改善病灶的环境,病就能得到治愈 。 问题是,这个局部环境,怎么去改善,用什么东西去改善 。 药也好,其他的东西也好,它怎么能准确到达,生病的局部环境 。 它到达局部环境的浓度,是否足以起到改善的作用?
癌症的靶向药,它并不神秘,其实就是提高了送达率而已,在保证病灶部位药物浓度的同时,也减少了正常细胞被毒害的可能性,所以靶向药被宣传为没有副作用,实际上即便再精准,送达率再高,也不可能百分百,副作用一定还是有的,只是小很多,小很多就是进步 。 可以看出,要精准去改善病灶部位的细胞或环境,确实是比较困难的 。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医学,不去主攻内环境的原因 。 中医的药物归经原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 。
酸性体质学说,也许并不严谨,但它研究的是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 。 细胞的生存环境恶化,导致细胞生病甚至基因突变,这个思路并没有错,甚至值得提倡 。 不能因为内环境的研究,是个难点,就忽视甚至放弃研究,一味的去研究细胞,方向未必正确 。 道理很简单,任何生命,都是环境的产物,依赖于环境而活着 。 大环境恶化了,只有生存能力强的个体才能存活,医学博士王涛先生说,癌细胞的出现,源于适应,是很有道理的 。 如果医生医药,没有改善身体内环境的好办法,那么只能是病人自己去调整 。

听说酸性体质是伪科学 关于人体体质的科学揭秘

文章插图

三是:
癌症的治疗,即便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 。 医学大数据显示,癌症与心理密切相关,甚至还诞生了癌症性格一说,可见心理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 但心理活动,是非常隐蔽的,不但医生看不见,连病人自己也很难觉察,所以这是一个极大的变数 。
倪海厦的医案中,不但用药治病,还经常逗病人大笑,还嘱咐病人要多看喜剧片,这就是在改善病人的负面情绪 。 目前,大笑疗法,有不少的机构和人在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 因此,癌症的治愈,需要一个综合疗法,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该加上营养方案或心理方案,才可能提高治愈率 。 但很少有医生,既精通药物治病,又精通食疗调理,还精通心理治疗的,所以癌症的治疗,研究了快一百年,依然没有突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