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两般模样,几许乡愁

小孩吃鸡排,外表一层香脆的皮,吃得嘎嘣响 。 小时候没有鸡排这种零食吃,却吃过另一种美味的嘎嘣脆——锅巴 。 锅巴是煮饭时产生的副产品 。 煮饭的器皿一定是大铁锅,“鼎罐”不行,煮不出好吃的锅巴 。 用高压锅、电饭煲这些现代器具就更吃不到好锅巴了 。 一般是大铁锅架在灶上,灶膛里烧起旺旺一炉柴火 。 大米是自家种的,软糯的新稻,山野精灵之气保存得最好 。 陈稻子就不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煮出的饭也吃得出些微尘土味 。 水是后山靠村庄一侧的一眼山泉,一年四季汩汩往外冒 。 家里大人每天都要挑上扁担和水桶,担一汪清凉亮的泉水,顺着扁担的韵律,晃悠悠地从田间地头,走回家里的吊脚楼 。 吊脚楼下柴火码得堆到楼板高 。 主人家勤劳得不像话,压在最下排的柴火多年都未曾动,哪里有烧空的时候 。 挑水的大人脚步不乱,身后的水桶往下一压,前面一个高高翘起,人和扁担水桶一起,一步一步走上台阶 。 台阶上有青苔的绿痕,晴天被晒得墨黑,雨天又晕染回浓浓的墨绿 。 厨房就在吊脚楼旁边,上了台阶“吱嘎”推门进去 。 不娴熟的新婚妇人或许是要泼出一些的,老练了以后就泼得少了 。 再过几年,身边还会跟一个胖娃娃,或许走路还跌跌撞撞,已经抢着要帮忙了,费力地把舀水的瓢瓜抱在怀里 。 这时候大人总是包容的,脚步慢一点、担子挑得久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 那么乖的小娃娃,一定是要走在大人前面,看得见才放心 。

一种大米,两般模样,几许乡愁

文章插图
一种大米,两般模样,几许乡愁担好水、生好火,一锅水烧到沸腾,旁边早已用“升斗”装好了米备用 。 小时候是没有什么量杯的,都是用“升斗”印的 。 人多煮一升半,人少煮个大半升 。 那会儿的人胃口都好,才不兴什么减肥呢 。 一粒粒米从晶亮煮到发白,好像有什么从大米中跑了进了水里,清水变成了淡乳白色的米汤 。 又有什么从水里跑进了大米,米粒们明显都变胖了一圈 。 熟练的大人能一眼判断是不是该“逼”米汤 。 “逼”字用得好,原来水乳相融的大米和米汤,硬生生要分开 。 不管它们是多么不情愿 。 米汤不能全“逼”掉,要留下少许,才能让半熟的米粒完成后半程的熟化过程 。 米汤也是不会浪费的,盛在容器起来,后面还有用呢 。 “逼”好米汤之后,该盖上锅盖焖饭了 。 圆圆的木锅盖一盖,锅盖与铁锅的缝隙上放上湿润的布条增加密闭性 。 下面塞一拢柴火,等它旺旺地燃起一灶,柴火烧尽时,火苗也弱了,用灶膛里碳火的余温再焖一会儿,米饭的香气就渐渐飘了出来 。 大铁锅毕竟是密闭性一般,怎么遮挡得住那么浓烈的米香 。 自然清新,沁人心脾 。

一种大米,两般模样,几许乡愁

文章插图
一种大米,两般模样,几许乡愁米饭起锅的时候围在旁边的小孩往往能得到一块锅巴当零食 。 接过来时正烫手,宁愿鼓起腮帮子“噗噗”地吹,左右手还换着倒腾,就是不肯撒手 。 终于觉得能吃了,“嘎嘣”咬一口,满意得似乎每一个味蕾都被舒展开,满口的炒米香,但又没有煎炸的油烟味,只有浓厚纯正的大米味 。 那个香呀,别说小孩了,大人都忍不住嘴馋饭前就要来一块 。 锅巴里如果包一点酸菜就更好吃了 。 大头酸菜最好,酸豇豆也行,发酵的酸和米的醇厚一起,好似把那些物质匮乏的旧日子过出了层次丰富的滋味 。 阿巴(湘西话,奶奶)是不爱吃硬锅巴的,自从我记事起就这样,不知道是不是那会儿牙齿已经不好 。 但锅巴泡上米汤,她还是很爱吃的 。 早先被“逼”得生生分离的大米和水,曾经你侬我侬地一起在大铁锅里亲密无间地相处,你融进了我,我融入了你,大米发胖,清水变浓稠 。 在感情浓俨的热恋季,生生被逼得分开,如今又终于再相见了 。 旧情人再见真是要涕泪两行,你怎么不再是那颗精致纤细的大米了,先是被煮得白胖,而后又被烤得金黄 。 是很害怕吧,所以紧紧地牵着手相互鼓励过,等到一起涅槃重生,化身金黄酥脆的锅巴时,已经一颗一颗紧紧地挨在一起,分也分不开了 。 还好现在又重逢,回到了我的怀抱 。 让我来浸润你、让我来软化你 。 于是锅巴遇到米汤,又被重新泡软,成了一锅带着特殊香气的粥 。 早些年阿巴是直接米汤泡锅巴,锅巴还半硬的 。 我也深受影响,很爱那么吃 。 后来阿巴年纪渐渐大了,要煮得更软一些 。 再后来大铁锅也用得少了,锅巴也吃不上了,阿巴也是一口牙齿掉光,直接用大米煮粥了 。 时光就像个淘气的孩子,柔软的它让你变硬,坚硬的它让你变软 。 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才能在时光中煎熬出香气来,成为一块香甜脆的锅巴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