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死亡人数 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多少人

多少人死于唐山大地震(回忆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披露过程)文/许口述整理
11月24日 , 江西省宜春市凤城电厂在建三期工程发生特大事故 ,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 事故发生后 , 国内各种媒体及时报道了事故 。 看到新闻媒体的快速反应 , 不禁想起一段难忘的报道唐山地震伤亡人数的经历:
1965年大学毕业后 , 我成为了新华社的采访人员 。 从当采访人员的那一天起 , 我就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 , 坚持及时、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 参与了国内外许多重大事件 。 1976年7月28日 , 唐山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地震 。 地震发生后 , 新华社领导立即派我去唐山做现场采访 。 在唐山灾区采访的时候 , 我每天都在废墟中奔跑 , 亲眼目睹了很多家庭和亲人的惨死 。 当时是一个炎热的夏天 , 炎热的夏天到处都是尸体腐败的味道 。 整个唐山充满了从南到北失去亲人的幸存者的哀嚎 。 经过几天的采访 , 我凭着一名采访人员的直觉感到 , 震惊世界的地震死亡人数绝不是18万的小数目 。 所以 , 为了真实地反映这次大灾难造成的灾难程度 , 我在报道地震现场的同时 , 以一名采访人员的职业责任感 , 开始想办法了解死亡人数 , 了解广大军民团结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 。 但是由于当时历史原因造成的种种限制 , 我和国内各行各业的采访人员始终没有得到官方的死亡统计数据 。 直到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完成 , 相关部门才公布死亡情况 , 死亡人数像谜一样萦绕在人们心头 。
唐山地震时 , 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 , 战士们只好双手救人 。
三年过去了 , 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 讳莫如深 。 由于时间拖得太久 , 国内外各种猜测和讨论仍在继续.1979年11月17日至22日 , 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和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在大连棒魁岛饭店举行 。 作为一名当年参加唐山地震报道工作的新华社采访人员 , 我受领导委派参加了大连的会议报道工作 。
按照预定的程序 ,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 。 最后一天 , 有关方面领导向参加会议的地震专家通报了3年前唐山地震的死亡人数 。 听到这个数字 , 出于采访人员的职业敏感 , 我立刻觉得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新闻 , 是一条全国乃至全世界期待已久的重大新闻 。 同时 , 我认为作为一名参与会议报道的采访人员 , 我有责任发出这条新闻 , 告诉全世界真相 。 基于这种认识 , 我抓紧时间写了一篇题为《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的稿子 , 迅速发给了国家地震局的一位局长 , 他是大会的秘书长 , 以供审核和印发 。 由于手稿直接面对已经拖了三年的死亡数字 , 为了获得批准 , 我在提交审判时向秘书长提出了三个理由:1 。 地震发生已经三年了 , 伤亡应该是有报道的 , 因为广大中国人民群众一直很关心 , 外国人也很关心 。 不举报我们会更被动;2.这几年来 , 国内外不断有猜测 , 谣言四起 。 地震死亡人数众说纷纭 。 如果这次全国地震大会不报道 , 谣言会更多;3.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 与政府行为无关 。 在这样的机会举报是很自然的 。
秘书长仔细看了稿子 , 听了我的要求和理由 , 犹豫了一下 , 问我:“今天一定要发这个稿子吗?”看着秘书长不确定的眼神 , 我心里知道他是想把稿子带回北京请示上级负责人 , 我完全理解他的感受 。 但是作为一个采访人员 , 我的使命感告诉我 , 一定要努力把这份稿子发出去!所以态度很坚决:“我觉得必须今天发 , 因为消息时间敏感 , 不能及时发消息!”秘书长听了我的话 , 看了一眼手里的稿子 , 还在犹豫 。 我马上补充道:“这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 , 不是人为因素 , 与政府和专业部门没有直接关系 。 如果你回到北京 , 然后在各级领导那里进行审查 , 新闻的时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 ”看我诚恳的态度 , 秘书长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 , 就同意了我的意见 , 拿起笔签了稿 。
得到批准后 , 我立即把稿子送到了北京新华社外面 。 70年代末 , 通讯没有现在发达 , 条件有限 , 只好用手机看稿子 , 让北京的同事做笔记 。 我在写的时候有个小秘密 。 在那次会议上 , 有关方面总结了为什么1976年唐山大地震没有提前预测 , 并谈了三点原因:一是帮派体系干扰;第二 , 没有明显的前兆;第三 , 地震预测科学不发达 。 而我在写的时候 , 故意去掉了第一个原因 , 因为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依靠政治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 , 牵强附会 , 所以就删掉了 , 最后两个原因写在稿子里 。 没想到新华社在发表的时候也去掉了那两个理由 , 所以公开发表的稿件里没有这样的段落 。 以下是新华社1979年发行的原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