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2018年度十大危机公关事件 2018危机公关案例有哪些?

被“首席赋能官”选为2018年度十大危机公关事件(组)的第二部分 , 也就是另五个案例 , 分别是:
6、重庆高考“政审”风波与浙江加权赋分事件;
7、俞敏洪公开歧视女性事件;
8、碧桂园系列坍塌事故;
【分享2018年度十大危机公关事件 2018危机公关案例有哪些?】9、泉港瞒报碳九泄漏事件;
10、长城与吉利互指被“黑公关” 。
同样 , 这5个案例 , 依然应用“首席赋能官”在10多年公关实践所总结的三个工具:舆情与危机接触点全景审查、“花瓶”型危机损害点研判和“事实、价值观、对话”三要素危机公关处置 , 来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判 , 并提供一些针对性建议对:
——工具01——
舆情与危机接触点全景审查
这个工具的价值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
1 , 提前对一个组织的舆情风险进行尽可能全面地预判并构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体系;
2 , 当发生舆情或公关危机时 , 可以快速、准确地为危机处置提供全面而易操作地分析 。
——工具02——
“花瓶”型危机损害点研判
这个工具除了指导负面舆情监测、管理与口碑建设 , 更重要的是对负面舆情演化的损害点构成 , 及危机处置策略的制订提供更准确的研判依据 。
——工具03——
“事实、价值观、对话”三要素危机公关处置
这个工具将公关思维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 确保危机处置策略得以实施、见效 , 以减弱危机公关的损害程度 , 进而延续到危机后的公关修复中 。
由于在2018年度十大危机公关事件(组)这第一部分5个案例的盘点内容推出后“首席赋能官”收到一些反馈 , 也开展了一些讨论 , 其中有赞成的 , 也有反对的 , 引发了一定的争论 。 当然 , 这都很正常 , 也是“首席赋能官”所希望的 。
为了使讨论更聚焦、更有质量 , 从而真正起到提示警醒的作用、更好地推进公关思维与理念的普及 , 在此 , 非常有必要再次对这3个工具的适用性进行强调 , 也就是“首席赋能官”对公关战略思维的理解 , 是“立足组织经营角度用公关” , 而不是“为了公关做公关” 。 对此 ,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 一是优先从战略上去看待公关思维的价值 , 二是公关的战略价值实现 , 必须服从和服务组织的经营战略 。 所以 , 公关战略思维的体现 , 往往不是对与错的标准 , 而是取与舍的逻辑 。 当然 , 这里说的取与舍 , 不是局限于短期与浅层的应用 , 而是要从战略的深度与底层结构去全面、长远地评估 。 这样会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首席赋能官”对相关危机公关事件的观点与建议 。
接下来 , 让我们详细来呈现2018年度十大危机公关事件(组)第二部分5个案例的盘点内容:
——案例06——
重庆高考“政审”风波与浙江加权赋分
“央视《开学第一课》被全民吐槽”还只是媒体机构作为舆情危机事件的主体 , 重庆高考“政审”风波则可算得上是让政府机关与媒体机构成为同一舆情事件的一对CP 。 通过简单的事件回顾 , 我们可以发现此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快速反转 , 二是否认即打脸 。 当然 , 这两点是紧密关联的 , 其连接所在是危机处置三要素中的“事实”要素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在第一轮回应中的关键信息包括两点:一 , 重庆市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精神 , 一直都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一脉相承 , 没有做变化;二 , 关于政审是采访人员把“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现实表现的审核”理解错了 , 是媒体的片面误读、写错了 。 其实 , 第一点关键信息是没问题的 , 问题出在第二点 。 因此 , 这一事件的舆情处置从接触点的角度看 , 问题出在“泛新闻发言人运作体系” , 表现为把关人角色的发挥不当 , 正如重庆教院第二轮回应中所说的“我院发布的信息内容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 把关不严格……” 。 那么 , 此事件的警醒意义在于 , 越是媒体与传播环境剧变 , 任何组织开展公关沟通、舆情应对与危机处置的一个基础工作:信息把关 , 以及“把关人”的角色与力度 , 越是不能被忽视或弱化 , 反而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与加强 。
比如前些日子 , 某创业公司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了部分城市的业务布局 , 按理说 , 这是企业非常正常的经营行为之一 , 由于企业担心信息公开后会被媒体报道为“经营遭遇困难”等 , 采取了悄悄调整的方式 。 不过还是有媒体关注到了这个情况 , 在采访中 , 企业被调整的业务负责人、客服中心 , 以及企业公关 , 三个出口所给到媒体的信息是三种说法 , 于是媒体在报道中果然解读为“经营困难”甚至“裁员” 。 其实 , 这样的情况 , 企业如果能主动制订统一的信息口径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 , 反而是可以更好地抓住主动 。 这就是“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加强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