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大经典营销案例 经典的营销案例有哪些?

从年初《啥是佩奇》的火爆到年尾“2017~2019”的刷屏 , 这些营销案例在引起热议的同时 , 其背后的品牌也在大众面前露足了脸 。
那么 , 2019年都有哪些爆款营销案例?它们使用的营销套路以及给我们的营销启示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
一、《啥是佩奇》:亲情营销如果要说2019年开年第一爆款的营销案例是什么?《啥是佩奇》的刷屏应该可以排第一位 。 这只粉红色的小猪在开年 , 就戳爆了大众的心 。
《啥是佩奇》是一部电影广告宣传片 , 片子讲述的是一位乡下老大爷盼着儿子一家回老家过年 , 爷爷打电话问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 , 孙子说想要佩奇 , 爷爷却不知道佩奇是什么 , 于是开始了一场询问村里人啥是佩奇之旅 。
询问的过程令人啼笑皆非 , 最后爷爷终于弄明白了佩奇是什么 , 然后用鼓风机 , 造出了一个“硬核佩奇” 。
影片一经发布 , 就在社交网络走红 , 创造了2.3亿播放量、16亿微博转发量 , 其中不乏像王思聪、韩寒这样的大V转发 , 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爆款案例 。
《啥是佩奇》为什么能火?这背后 , 固然有反映城乡之间的差距 , 折射国人社会焦虑的原因所在 。 但更重要的是 , 它踩中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春节 , 击中了不少人对故乡、亲人、阖家团圆的渴望之心 。
鼓风机佩奇不会感动小孩儿 , 但是它会让那些一直不回家乡的成年人感到愧疚 。
对于远离家乡、外出工作的人来说 , 交通网络的发达 , 如今已经从时间和空间上 , 缩短了我们与故乡、亲人之间的距离 。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 在当下这个“流动的中国” , 不少人仍然有着山高水远的牵挂 。 所以每年年初 , “年前的Mary、Tony、李局、王处 , 回家后就变成了翠花、石头、狗蛋”的段子 , 都会在网络上重新火一次 。
大山、乡村、老人、孩童……尽管有些情节可能比较夸张 , 但是这一系列符号化元素的组合 , 却能拼凑出人们脑海中熟悉的记忆碎片 , 从而引发大众的强烈共鸣 , 击中无数人的感性神经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近两年 , 在春节前后主打亲情牌爆火的营销案例不止《啥是佩奇》一个 。 2018年年初 , 导演陈可辛为苹果拍摄的春节短片《三分钟》也同样在社交圈和媒体上刷屏 。 这两个短片的爆火 , 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戳中了在都市生活的人群的思乡之情 。
现在 , 临近2020年春节当口 , 走心的亲情营销恰逢其时 , 品牌主们可以尝试推出与亲情相关的产品、文案和广告 , 如果故事讲得好 , 也许就能成为下一个《啥是佩奇》 。
二、星巴克猫爪杯:萌宠营销这辈子 , 你为星巴克猫爪杯拼过命吗?猫爪杯的拥趸者就拼过 。
今年2月26日 , 星巴克推出春季版“2019星巴克樱花杯” , 其中一款粉嫩可爱的“猫爪杯”在网络迅速走红 。
为了能抢到这个杯子 , 有人连夜在星巴克门口排队 , 甚至搭起了帐篷 。 从门店开门到杯子售罄 , 只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 。 更夸张的是 , 有的人因为抢杯子在星巴克门口大打出手 , 上演了全武行 。
不止是线下 , 猫爪杯火了之后 , 线上猫爪杯的百度指数、淘宝搜索量和微信指数也都直线上升 , 出现了线上线下都“一杯难求”的局面 。
猫爪杯售罄之后 , 消费者抢购热情依然不减 。 在二手电商交易平台上 , 猫爪杯的价格从原价的199元被炒到1800元 。 随之而来的 , 是商家的仿制品 , 价格也在65元~120元不等 。
每年的樱花季 , 星巴克都会推出应景限量的主题杯 , 这已经成为传统 。 但与往年樱花杯并未掀起波澜相比 , 今年的猫爪杯成功“出圈”了 。
仔细分析猫爪杯爆火的原因 , 除了常用的饥饿营销套路 , 星巴克的用户洞察 , 迎合消费新趋势也做得非常好 。
近年来 , 社会上刮起一股吸猫热 ,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猫奴” 。 尤其在集空巢青年、大龄、未婚、社畜等标签于一身的80、90后人群中 , 养猫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
为了养猫 , 猫奴们自己不舍得吃穿 , 也要给自己的宠物猫喂价格昂贵的猫粮 。 在社交圈斗猫咪萌图 , 给小猫过生日 , 拍写真 , 已经成为“猫奴”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 为了伺候好自己的“猫主子” , 猫奴们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感情 。
星巴克显然注意到了这一消费新趋势 。
而星巴克轻奢品牌风和小资生活的定位 , 面对的是城市中产人群 , 尤其是以80、90为代表的中产年轻人群 。 这一部分客户群和喜爱猫咪的人有很高的重合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