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丨辛苦擦地板的人就该包容另一个翘脚看电视的人


精选丨辛苦擦地板的人就该包容另一个翘脚看电视的人

文章插图

我说些找骂的话吧 。
讨论下一个辛苦擦地板的人是否应该包容另一个翘脚看电视的人 。 我的答案是:应该 。
类似的问题包括:一个辛苦赚钱的人是否应该包容另一个在家喝咖啡看报的人,一个早起接孩子买菜辛苦的人是否要指责另外一个人 。
尤其这种问题:
亲密关系中的各种指责抱怨,自己付出了很多对方却无动于衷 。
这也是家庭中典型的冲突:牙膏到底应该从尾部往前挤还是随便挤 。
精选丨辛苦擦地板的人就该包容另一个翘脚看电视的人

文章插图

☆人际关系尤其亲密关系中的评判是一大忌
就是以自己的标准为荣,以对方的标准为耻 。 自己的标准是对的、好的、高级的,对方的标准是懒的、俗的、低级的 。 因为你有了这个标准,所以对方就应该自觉地、自动地、高兴的、轻松的放弃他的标准,遵从你的 。
比如说,对于地板、洗澡、起床、挤牙膏等标准 。 你的标准是地板一尘不染,他的标准是凑合就行 。 你的标准是一天一洗,他的标准是出去见外人才洗 。 你的标准是到点就得起床,他的标准是有事才起床 。 谁的标准好呢?如果非得说你的,就显得有点自以为是了 。 如果你说大家的、公众的都这样,那你就是把家变成公共场所了,因为你剥夺了人在家里不遵循公共道德的自由 。
这里的评判就是:
辛苦擦地板是对的;翘脚看电视是错的 。
似乎有点不公平 。 简单说就是:辛苦是好的对的,享受是错的不好的 。 尤其在该辛苦的时候享受是不好的 。 这只是你的评判 。
就像大学某考研同学在告状的时候说:某舍友在宿舍打游戏影响了我学习 。 班主任说:那你学习打扰人家打游戏了吗?你怎么评判哪个是好的哪个是该的呢?
所以,是否擦地板是你的选择,你的标准 。 你在为自己的标准付出,这是可以的 。 但理所当然义正言辞的让另外一个人为你的标准付出,就有点那个了 。
评判,就是区分出了哪个好,哪个坏 。 哪个应该,哪个不该 。
在关系里尤其亲密关系里,定义好坏对错应该,就是捆绑限制关系 。 当然,关系是要有所限制的,比如说孝敬爸妈、忠诚伴侣 。 但在细节上过多限制,这感觉就像是:修一条马路,你需要设定护栏,形成一定的基础保护 。 但当马路一定宽的时候,你划太多杠杠线线的时候,跑起来就很影响发挥了 。 界定越多,越容易出事 。
精选丨辛苦擦地板的人就该包容另一个翘脚看电视的人

文章插图

☆这些评判,来自于家庭规条
比如说,你从小被训练成要整洁、干净,每当地上有根头发,你是会被骂被数落甚至被揍的 。 比如你小时候必须要准时起床,如果你起的不够准时是会被训的 。 地板怎么擦是如此,牙膏怎么挤是如此,是否要勤劳如此,关心另外一个人也是如此 。 如果你很关心人,很勤快,很可能是你被训练的结果 。 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形成了你潜意识里的模式,成为你自动化的一个动作,很是习惯 。 以至于你觉得干净、整洁、擦好地板、从尾挤牙膏、勤劳、关心别人这些事都没什么,而且很好 。
但是另外一个人的家庭教育不是这样的 。 他来自于跟你不太一样的家庭,所以他有着不同的受训背景,对于人生有着另外一套活法 。 很多人说门当户对多么重要,就是来自于此 。 但是再门当户对,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家庭 。 即使一样的家庭里的两个孩子,因为年龄、性格、学习成绩等不同,所接受的父母的态度也可能截然不同 。 所以人与人的差异是必然的 。
人与人的差异,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规条的不同,导致了生活习惯与人生观的不同 。
因为你只经历过一个家庭,你在这样的环境里活了下来,所以你潜意识里自动认为这是世界唯一的标准了,并且是正确的 。 实际上这只是属于你的原生家庭的,而非通用的 。
不要尝试说挤牙膏从尾巴挤就是方便啊,那是因为你的规条是“人要为了下一步方面而做好这一步” 。 不要说整洁了就是舒服啊 。 那是你体验不到对另外经验的人来说放松自由的快感会大过整洁的舒服 。 人之所以会懒,是因为懒的获益是大于勤快的获益的 。 两者获益取其大 。 所以也不要说洗澡干净了怎样好之类的 。 你看到的是表面的好,看不到他人和你不同的时候,做起来的代价 。 你可以轻松讲好汉语,但你让另外一个人和你一样轻松讲好汉语是残忍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