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告诉你为什么!( 二 )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 , 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 。 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 , 没有警示作用 , 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 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 , 自尊感也越来越强 。 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 。 这时 , 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 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

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告诉你为什么!

文章插图


宝宝头三年影响一生
以下是复制了一个早教工作者分享的关于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母的误区:其中有一部分的错误我也在犯 , 庆幸的是自己及早的发现了这篇文章 , 正如作者问自己的 , 作为初为人母的我也更关心的是;“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头三年 , 我做对了吗?在我的引导下 , 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 , 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她的学习能力强吗?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能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 我也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 自信大方、善良勇敢、内心快乐 , 有爱心的人 。 事实上在孩子人生的头三年对他是至关重要的 , 无论是在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方面、还是在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方面 , 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很重要 。 文章有点长 , 有宝宝的爸爸妈妈可要耐心看文 。
1.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 , 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 , 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 造成他的痛苦 , 留下心理隐患 。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 , 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 , 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 , 在某个时间段内 , 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 , 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 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 , 是口腔敏感期 。 无论成人怎么阻止 , 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 , 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 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 , 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 , 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 , 如果顺利渡过 , 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 , 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 , 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 , 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 , 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 , 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 , 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 , 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 , 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 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 , 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 。 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 , 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 , 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 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 , 什么都是我的” 。 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 , 而不是乱贴标签 。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 , 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 。 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 。 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 , 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 , 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 , 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 , 他们也很高兴” 。 就此可以打住 , 别马上强迫孩子 。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 , 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 , 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 , 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 , 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 , 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 。 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 , 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 , 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 , 让他哇哇大哭 , 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