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 个人图书馆

个人图书馆(装满旧物品的私人图书馆)
前几天,阜阳人的朋友圈都在转发卢仁苗一家的故事 。作为2017年省级“最美家庭”,卢仁苗一家正在参加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社会推荐活动 。
在富阳区东洲街道,卢仁苗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50岁时,他的学历不高 。初二辍学打工 。他做过瓦工,卖过猪肉,做过保险客户服务 。他从来没有当过老师,但来来往往的人都会亲切地叫他“陆老师” 。
因为在他的农家院子里,有两个免费向大家开放的“金屋”,一个有5000多本书,一个有100多件濒临灭绝的老物件 。卢仁苗是为村民找书、借书、答疑解惑的热心人 。
投资15万元
他建立了一个拥有5000多本书的私人图书馆 。
每天晚上和周末,芦家铺村的院子都会开门 。穿过美丽的花草庭院,金色匾额的“仁苗阅览室”映入眼帘:40多平方米的空房间干净整洁,左侧有三排铁书架,上面分门别类摆放着名著、故事书、历史书、森林培育说明和儿童读物 。书架旁边是几个玻璃书柜,里面连环画、报纸杂志摆放整齐 。从里面拿出一本书,坐在右边的长桌子上,四处看看 。你还会看到名人的肖像挂在墙上,就像一个小图书馆 。
这家小书店有5000多本书 。其中,有1500多本绝版连环画是陆仁苗珍藏已久的 。这些都是20世纪60-80年代的连环画,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全集 。,这样村民就能从他们身上打捞起他们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他长期搜寻地方文献和历史,包括阜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阜阳的战争或名人史书、阜阳县和阜阳市的地方志等 。,让村民能够了解阜阳的历史文化 。还有阜阳日报,从1993年开始存在了20多年,都是装订编号的,供村民查阅资料 。
“我建这个书店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所以我一般会根据村民的需求定期换书、加书 。”卢仁苗告诉采访人员,“因为村里离城市很远,村民借书看书都很麻烦 。往返区图书馆需要两个小时 。”
也正是因为如此,2014年初,卢仁苗萌生了开书店的想法 。“和我父亲一样,我喜欢读书看报 。至少我家有几百本书,所以想和大家分享 。”说干就干,卢仁苗立即带着这个想法向阜阳区图书馆求助 。令他惊讶的是,图书馆非常支持他,给了他700本书 。
经过7个多月的改造,在卢仁苗的四合院后面,原来的猪棚变成了一个堆满书籍的“仁苗阅览室” 。“除了图书馆支持的图书,还有我收藏的绝版漫画书和文史类图书,我还特意去书店买了一些 。当时总共有1000多本书 。”买书,添置书架、书柜、桌椅,空,卢仁苗为这个阅览室花了近15万元 。
为了方便村民借书,他还特意在门外贴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书店的开放时间和他的电话号码 。“因为我平时要上班,周一到周五一般是下午5点到晚上8点营业,周末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营业 。如果遇到特殊需要,对方可以打电话给我 。”
开业三年 。
成为阜阳活跃的图书流量点 。
“民苗阅览室”连续开业三年多,这家书店的人气越来越旺 。有时,一天会有二三十个人来看书或借书 。其中有邻居,也有东洲街外的人 。
“很多人遇到找不到的书都会想起我 。不认识我的人会找陆家铺村的朋友向我借书 。”陆说:“这里也有很多我没有的书,所以我会去世界各地的区图书馆或书店互相帮助寻找 。”
两年前,木匠师傅陆盛宴因为找不到制作古董桌椅的书,就联系了卢仁苗 。为了这本书,卢仁苗四处打听,专程到杭州图书馆为他借阅 。“后来我为参考书里的款式做了一批古董桌椅,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卖了个好价钱 。”鲁大师笑着说 。
如今,仁淼阅览室已成为“阜阳区图书馆外图书的流通点”,每半年,卢仁淼都会更换一批新书 。“一般看养殖种植方面的书的人比较多,我就多带点 。”卢仁苗说:“村里很多人都在种葡萄等农作物 。当他们遇到疾病时,他们经常不知道如何应对 。了解这些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
【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 个人图书馆】有这么多书供村民随意借阅,他们不会担心会丢失吗?卢仁苗告诉采访人员,起初,为了让借还书更清晰,他曾制作了“借书证”,一次最多借两本书 。但是时间长了,卢仁苗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办理借书证的村民会按时还书,还书的时候会带一些自己的书到阅览室 。卢仁苗如释重负地说:“后来‘借书证’取消了,这里的书并没有少,反而越来越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