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汤臣一品实景图 shanghaitang( 二 )


在上海开业多年至今仍只有一家店的OPS咖啡告诉《财经天下 》周刊 , 他们未来没有扩张计划 。这也是大部分独立咖啡馆的真实写照 , 门店数只有个位数的它们 , 在上海市场不敢有丝毫懈怠 。
因为觊觎上海咖啡市场的玩家太多了 , 除了连锁和独立咖啡店外 , 便利店咖啡和线上咖啡也在掘金上海 。便利蜂的不眠海、罗森的L-café、711的7-COFFEE也加速在上海的扩张 , 三顿半首家线下门店去年9月在上海开业 , 永璞咖啡首店也从上海开始 , 隅田川咖啡的首家线下快闪店落在上海静安大悦城 。
尽管上海已经拥有超过8000家咖啡馆 , 但是咖啡新贵们并不认为市场已经饱和 , 反而觉得还有增长空间 。从欧美日韩的经验来看 , 成熟市场每年的人均咖啡消费量可达400杯以上 , 即便是上海 , 距离这个数字也还有遥远的距离 。
郭星君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 , 目前上海市咖啡市场的人均咖啡消费量大约一年25杯左右 , 将近1000万人的核心消费人群年均消费50杯以上 , 而全国人均只有五六杯 。
“上海的人均需求量大概是全国人均的几倍 , 所以供给上按理说也可以达到全国的几倍 。”郭星君十分看好上海咖啡市场的发展前景 。
为什么是上海?咖啡企业为何如此看好上海市场 , 对于这个问题 , 不同品牌会有不同答案 , 但是大部分品牌都会强调一个词——文化 。作为国内咖啡氛围最浓厚的城市 , “泡在咖啡里长大”的上海人 , 早已将这份舶来品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DNA里 。
“在上海 ,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叔大妈每天跑去喝咖啡 , 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这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于秋明对上海咖啡文化更具体的理解 。
早在1843年 , 上海开埠之初 , 咖啡便伴随着大量外国商品和外资涌入长江门户 。历经百年浸润 , 咖啡文化逐步在上海落地生根 , 到1946年时 , 上海提供咖啡的场所就已超过500家 。
但是上海咖啡市场之一轮爆发 , 还是在星巴克入华之后 。
2000年5月 , 星巴克在上海的之一家店开在淮海路 , 当时上海市民月均工资仅1285元 , 但星巴克的一杯拿铁需要19元 。意外的是 , 星巴克当年在上海开业的多家门店 , 在经营21个月后就实现盈利 , 这在其全球历史上尚属首次 。

上海汤臣一品实景图  shanghaitang

文章插图
图/视觉中国
星巴克和快餐巨头 , 是瑞幸搅局之前上海咖啡市场的主要玩家 。2003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 当时上海销售咖啡的主要渠道还是西餐连锁店、星级***和西餐厅 。其中最重要的连锁咖啡品牌为星巴克、上岛咖啡、真锅咖啡、麦当劳和必胜客 , 这些连锁品牌占据整个上海咖啡销售量的30.18% , 星级***、西餐厅分别占23.47%和19.28% 。
在星巴克进入上海市场十五年后 , 上海咖啡市场的增速在稳步提升 , 2015年上海咖啡馆的数量为3500家 。
但从2018年开始发生变化 , 随着瑞幸的崛起 , 上海咖啡市场迎来第二轮爆发 。2018年1月 , 瑞幸在上海、北京、天津等13个城市试营业 , 并很快开始大范围拓店 , 12月25日 , 伴随着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店的开业 , 瑞幸开始遍布上海 , 在上海核心区实现500米范围全覆盖 。
国内的咖啡新贵和国外咖啡品牌同样是在2018年后密集涌现于上海市场 。2018年2月 , 日本咖啡品牌阿拉比卡(%Arabica)首店在上海开业 , 次年2月 , 加拿大咖啡品牌Tims首店落户上海人民广场 。
竞争最为激烈的是2021年 , 咖啡行业迎来融资潮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 ,  2021 年咖啡行业融资事件达近 30 起 , 整体融资额超过 170 亿元 , 融资金额创新高 。拿到资本充足弹药的咖啡品牌开始加速拓店 , 去年1月13日 , Manner在上海还只有102家店 , 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数量已经翻了三倍 。
当被问及为何将内地首店放在上海时 , 蓝瓶咖啡方面透露 , 他们的选址准则是喝咖啡的人在哪里 , 他们就把店开在哪里 。“只有更多的人喝咖啡 , 才会有更多的人喝精品咖啡 , 才会有更多人喝蓝瓶咖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