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沈家宏心理”免费回看【探索原生家庭,活出真实的自己】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
意思是: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
文章插图
“教书”——教授学生***知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出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该怎么做才能把“教书”这一天职做好呢?
除了掌握扎实的***知识之外还需要学习有效的***知识输出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
动机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
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满足需要的驱力,比如,对食物、安全、爱和保持积极自尊的需要 。
文章插图
马斯洛提出了一个需要的层次模型 。他认为,一个人至少要在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的情况下,才会寻求高级需要的满足 。
例如,一个很饥饿或身处险境的人,其维持良好自我意象的需求远不如获得食物和安全的需要强烈 。
但是,一旦这个人不再饥饿或恐慌,其自尊的需要就会变得最重要 。
马斯洛引入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区分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 。
缺失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对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得到满足 。
而这些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个体想继续满足它们的动机就会减弱 。
相反,成长需要,如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在他人的认同中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永远也得不到完全的满足 。
实际上,求知和理解世界的需要满足得越多,人们想学习更多知识的动机就越强 。
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里除了首先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还需要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当这些缺失需要足够地满足的时候,学生就会向上寻求更高一层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 。
所以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愉悦、被尊重、被爱,那么他们才会有更强烈的求知的动机 。在这个层面上,就要求教师有经营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能力 。在你知道学校与家庭的功能是什么吗?(点击蓝字即可跳转)一文中,有提到学校是家庭的替代者,老师替代父母,同学替代兄弟姐妹 。学生在家庭里与父母的关系经营不好,在学校里与老师的关系也会相对应地受到影响 。同理,如果老师在自己的家庭里与自己的孩子关系经营不好的话,那么在学校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会受到影响 。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呢?可以参考如何与父母搞好关系?(点击蓝字即可跳转)一文 。首先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保持与孩子的界限,自己的事情不让孩子介入,特别是夫妻之间的事情;然后调整孝观念,亲子关系是单向关系,不要求孩子用孝顺来回报自己对他的爱;最后孩子到了成年之后,与父母的关系就是平等的关系,用朋友的态度与孩子相处 。
“育人”——教育学生成人
教育学生如何活在对的世界是作为老师来说至关重要的部分 。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是其中的典范 。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路过的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早已经等在那里,以为会被狠狠地教训一顿 。结果,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在看到学生犯错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地批评或者惩罚,而是让学生的犯错行为停止,并让其离开当下的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