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传统习俗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元宵节习俗?( 二 )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 , 又称“烤百病”“散百病” , 参与者多为妇女 , 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 , 或过桥 , 走郊外 , 目的是驱病除灾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 ,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 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 , 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 明帝提倡佛教 , 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 , 点灯敬佛的做法 , 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 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 , 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在汉文帝时 , 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 ,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 , 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 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 , 天官喜乐 , 故上元节要燃灯 。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 , 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
就节期长短而言 , 汉代才一天 , 到唐代已为三天 , 宋代则长达五天 , 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 , 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 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 , 白昼为市 , 热闹非凡 , 夜间燃灯 , 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 , 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 , 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 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土家族过年和汉族不同 , 要过“赶年” , 在土家语里称“起老嘎卡” , 是湘西土家族民间最大的节日 。过赶年时间是:如腊月大 , 过二十九日 , 如腊月小 , 则过二十八日 。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 , 故叫做过赶年 。
土家族过赶年 , 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 , 即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到过“赶年”这天 , 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二是敬神阶段 , 即在过“过赶年”这天的下午三时左右 , 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三是正式过“赶年” , 即全家男女老小 , 共吃团年饭 , 边吃边唱祝酒歌 , 一派热闹气氛 。
吃完团年饭后 , 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 , 刚进凌晨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 , 进行抢年 。
土家族过赶年在湘西州西北的龙山、永顺、保靖等各县均普遍存在 , 一直延续至今 。
土家族过“赶年” , 始于明朝中期 , 相传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 , 由于朝政腐败 , 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大肆袭扰 , 朝廷曾多次派大军抗倭 , 都惨败告终 。
尚书张经上奏朝廷 , 请征湘鄂西土兵平倭 , 明世宗准奏 , 派经略使胡宗宪督办 。永定书茅岗土司覃尧之深知一去难返 , 决定与亲人过最后一个年 , 于是下令:“蒸甑子饭 , 切砣子肉 , 斟大碗酒 , 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 。”
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 , 传承至今 , 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它是一年一度的纪念土家族抗倭胜利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传承土家人古代文明和祖德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土家族一年一度农耕文化的热烈祝贺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因时间紧 , 来不及作许多菜 , 就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 , 叫作“合菜” , 吃了好上路 。这道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 。士兵前线后 , 很快打败倭寇 , 收复失地 , 世宗亲赐匾额 , 上书“东南战功第一” 。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将士 , 除夕 , 倭不备 , 遂大捷 。

推荐阅读